投资者银行理财,投资者银行理财怎么赎回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投资者银行理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投资者银行理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监管约谈六大行,以... 显示全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投资者银行理财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投资者银行理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监管约谈六大行,以后银行理财要怎么买?
  2. 今日(12月7日)银行理财收益“大跌”,我们还能抗多久?

监管约谈六大行,以后银行理财要怎么买?

银行理财,以后要慢慢的为少了,基本上都会以理财子公司的形式存在。这可不是简单的换个马甲的事情,实际上是做了风险隔离如果理财子公司产品出现了亏损,不会火烧上银行的身,这是国家打破刚兑的安排。

不过,话说回来,银行理财还是“相对安全的。

投资者银行理财,投资者银行理财怎么赎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个人认为最符合自然规律的银行理财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存定期利息,还有一种文章最后讲。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银行行长亲自打电话给我说,你存在我们银行那几个亿快放不下了,你快拿走吧,实在不行你先把利息拿走。于是我开着我的劳斯莱斯幻影,揣一个马夹袋去了银行。

我实在编不下去了,但是我还是非常严肃认真的告诉你,只有两种理财方式才对得起你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第一种是存在银行定期吃利息,这种方式虽然获益不多,但是绝对无风险,毕竟老百姓有点钱不容易,四平八稳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要尽量将风险最小化。国有银行有强大的祖国撑腰,安全性绝对保证。

普通人理财的第二种方法是用掉。所谓吃光用光,身体健康。把白花花的银子转化为身上白花花的肉小偷偷不走,强盗抢不去。我不是调侃你,我是认真的,这是一种生活态度,挣钱为什么?为了看理财帐户上那个数字一点点变大,却整天劳心劳力,最后累出病来,人没了,钱还没有用完,是人间最大悲剧啊。挣钱的目的就是对自已好一点,吃好点,睡好点,驾鹤西去那天,至少还能比别人多烧几两灰。

投资者银行理财,投资者银行理财怎么赎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好了,我编不下去了,我还得去看看信用卡这个月欠了多少呢

今后银行理财要关注三点,关注消息、认清收益与风险、做好过渡措施

1.及时关注官方消息,透析政策

投资者银行理财,投资者银行理财怎么赎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国家监管部门约谈六大行,肯定是提出了将来的监管的一个方向。接下来,就需要看六大行如何响应。作为普通大众,需要时时关注官方消息。一是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官方渠道的消息;二是自己有投资的银行推送的各种消息及网站通知公告。只有及时关注政策导向,才好指导下一步的行动。

2.认清收益与风险是对等的

搞投资的人,都知道收益与风险是对等的。你追求高收益,就得承受高风险。如果哪个人和你说,这收益很高,但没风险,那你看中他的高利息,他看中你的本金

银行理财,风险等级一般介于股票基金与定期存款之间,很多人购买,都是看中了银行这个主体,认为银行有钱,不会亏本。但其实是有误解的,有的推销理财产品的虽然在银行营业厅,穿着也和银行基本类似,但实际上,他们不是银行的人,有不少这样的案例,上当受骗了。还有不少人看中银行理财的保本收益。将来,这些保本收益已经不存在了。

3.应该会用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来过渡

现在虽然约谈了,但本着契约精神和社会稳定的原则。应该会***用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方式来进行多度。比如之前在某宝、某东上购买的银行存款产品,已经买了的,继续持有,按照原有的阶梯定价,没有买的,就买不到了。同样,其他的银行理财也应该会***用类似的办法。大家不要担心。

最近,银保监会召集国有六大行开会,越来越多的消息披露出来,这对于我们购买理财产有啥影响吗?

这次监管层开会,主要是对国有大行提出了两点要求

上述要求很多人不理解,事实上挺简单的,就是深化对于理财净值化的改革。

从2018年资管新规开始,监管层就要求投资人对理财产品“自负盈亏”,不允许银行承诺“理财保本”,这次会议就是对这个要求的再深化。

短期内不影响我们。这次的监管约谈六大银行主要集中的影响就是银行理财估值的改变,其实最终的目的就有一个那就是银行理财产品未来将不会承诺保本。

其实即便是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我们能够看到95%以上的理财产品都是属于净值型理财产品,本身就是不保本不保息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它的特点就是收益率具有一定的波动性,所以我们能够看到银行理财产品给出的都是一个预估的收益率。

比如年化率收益根据之前的时间经验特点,预估能够给到4%左右,但是最终你持有一年以后才能够最终计算得出是否高于4%或者是低于4%,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收益率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也就是净值型理财收益产品的特点,本质上净值型理财产品,它也是不能够保证本金的安全的。

那么我们普通投资者目前应该如何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第一个就是根据自己的时间周期去选择不同的银行类别。一般而言是三个月起步,180天到270天左右的银行理财产品,是最多的一年,以上的理财产品是很少见的,但是一年期的银行理财产品也是有的。

第二个就是净值收益率基本上要符合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不能高于太多。目前的市场平均理财收益率基本上是在3%~4.5%左右的,很多朋友购买理财产品时喜欢按照收益率来选择。因为收益率越高意味着市场风险越大。

今日(12月7日)银行理财收益“大跌”,我们还能抗多久?

保持平常心。

上个月看自己买的银行固收产品,竟然跌得离谱,实在是不能接受。冷静后想了一下,百度上一查才知道,政策下银行固收产品也不保本了,不保本了,不保本了…

没办法又没到期,至多到期后全取出来放口袋,起码安心。

近期,银行理财产品下跌引起大家的关注,而下跌的大多属于风险等级在R2的产品,这类理财产品大多投资于债券市场,债券价格的波动属于交易性价格波动,波动产生的上涨或下跌最终将会随着债券到期兑付而抹平,也就是说债券到期后将会如期兑付本金及利息。唯一的风险是出现了兑付危机,债券到期后无法如期兑付。目前来看,出现兑付危机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只要长期持有银行理财产品,亏本的可能性,目前的风险,只是债券价格波动所产生的。

最近一两年经济很萧条呀,特别是今年。股市跌,基金跌,现在又银行理财跌。

本来以为在股市这种高风险的投资中,难以下手,想买个理财产品保值一下。结果,最让人放心的理财产品,也是如此的吓人。

从2021年开始,这些让我们觉得能抵御通货膨胀的投资产品,都让人闻风丧胆啊!只能说,作为小市民的我们玩不起啊!

截止至10月25日,香港恒生指数下跌35%,跌幅比俄罗斯股市都大,不知道的还以为欧美市场在制裁港股;台湾加权指数、创业板和纳斯达克指数跌幅均超过30%,跌幅直逼2008年大熊市,相比之下上证指数今年跌幅还比较小,但也有近20%的跌幅,两市有一千三百多支个股跌幅超过30%,持仓被套已经成为新常态,你今年不亏个30%,都不好意思哭穷!

股市过后就是基金了,股市一亏,基金也就不咋地了。千亿基金经理今年全部折戟,医药女神、坤坤、刘彦春回撤幅度均接近50%,在6014支设立时间超过一年的混合型基金中,有5693支基金下跌,跌幅占比高达95%,中位数跌幅近20%,未来一个月多如果继续下跌,恐怕年都过不起了。

股市跌了,就算运气不好吧,天时地利人和都不靠我呀,基金亏了,我也认了,亲和力不够,我忍。理财都还亏,这算怎么回事呀?这么稳当的都让我心跳加速呀!还有能让我玩的吗,我还有什么用啊?以后我还能干嘛,想想,要不都买[_a***_]吧,亏了,金条还在呀。

心态不够好,什么都不要动哈,怕睡一觉起来,你会受不住,天旋地转,吓晕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投资者银行理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投资者银行理财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0591hsz.com/post/13699.html

dfnjsfkhak 2024-04-29 00:31 0

回答数 0 浏览数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