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财务风险参考文献2022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财务风险参考文献2022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风险有哪些种类?
- 什么是固有风险和现有风险?
- 关于“预分红”的性质?是否可以操作?应当如何入账?风险是什么?会计准则对此有无规定?
- 什么是涉税风险?
风险有哪些种类?
银行风险种类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
1、信用风险:即交易对象无力履约的风险。
2、市场风险:是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银行的表内和表外头寸所面临遭受损失的风险。
3、利率风险:指银行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不利的波动时所面对的风险。
4、流动性风险: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即当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了其盈利水平的情况。
5、操作风险:主要在于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
6、法律风险:包括因不完善、不正确的法律意见、文件而造成同预计情况相比资产价值下降或负债加大的风险。
7、声誉风险:该风险产生于操作上的失误、违反有关法规和其他问题。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银行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从而导致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
什么是固有风险和现有风险?
固有风险是指在不考虑内部控制结构的前提下,由于内部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企业的账户、交易类别和整体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误的可能性。固有风险是被审计单位经营过程中所固有的风险,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获取相关的信息,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确定其对终极审计风险的影响。
现实风险是实实在在,可以看见的风险,潜在风险是,需要预计,还没能真正了解的潜在风险,控制风险是指风险已经发生,利用方法来解决的答案,就是在控制风险的扩大或完完全全制治了的风险。
关于“预分红”的性质?是否可以操作?应当如何入账?风险是什么?会计准则对此有无规定?
有这样做过,不过不是上市公司,呵呵,也是走的“其他应收款”科目先计入在“其他应收款”,待有利润分配的时候再冲销借其他应收款——预分股权红利贷银行存款年末,作利润分配的时候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利润分配——向股东分配红利借利润分配——向股东分配红利贷应付利润;借应付利润贷其他应收款——预分股权红利风险肯定是有的吧,如果实际亏损了,那就会出问题,另外税务部门也有意见,因为分红应该是税后利润,“预分红”啊,收入都还没形成呢!会计准则没有直接规定和说明不能进行预分红,也没有预分红的概念,如果考虑“分红”这个概念本身是违反会计准则的,但是加上一个“预”字,就不好说了,和税务的争议就在于此。
什么是涉税风险?
企业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_a***_]、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税收负担。
涉税风险就是因少缴或不缴国家税收而引起的法律风险,具体分为涉税民事责任风险、涉税行政责任风险和涉税刑事责任风险。
一、涉税民事责任风险。合同主体在签订民商事协议中,通常会约定缴税的责任,有的约定与税法规定的纳税人不一致,这种不一致是否有效呢?一般来说,缴税主体约定系税收管理性强制性规定,民商事合同有效,其形成的民事责任亦有效。但双方因此会有争议,诉讼责任风险由此而生。此外,因税务发票的开具和交付也会产生涉税民事责任风险。
二、涉税行政责任风险。纳税主体(含扣缴主体)在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因不缴或少缴税款,或税务***违法而形成的税务行政责任风险。具体有税务行政罚款、停止发放***、责令缴纳滞纳金和欠缴税款,有的还可能限制出境。去年个人所得税法的修订,加大了每个人的涉税行政责任,容易产生个人涉税风险。
三、涉税刑事责任风险。纳税主体(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在履行纳税(扣缴、担保)义务、接受***管理过程中,因违反刑事方面的法律而负刑事责任。从目前的刑法体系来说,主要是《刑法》第201-212条的规定,如逃税罪、虚开***罪是纳税人较为常见的。范冰冰前年就涉嫌逃税罪,因补税罚款8.4亿而免刑责。
综上,在日常经营和工作中,随着税法的逐步完善,涉税风险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尽量早防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财务风险参考文献2022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财务风险参考文献2022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