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仓位管理套路较多,”量“、”时“二者需要考虑。
第一个坑:不懂投资理财的重要性,落入消费主义陷阱。当年张子强***了李嘉诚的儿子,后来李嘉诚遵守承诺,用了10亿多港元赎回自己的儿子,并且让他去买长江实业的股票,但是这个悍匪不听,认为钱不能用于消费,就没有价值。
他们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感觉什么来钱快就玩什么,最后连本金都亏掉了。 也有的人自认为有财务目标,比方说:想退休以后过上安逸的生活;想换一所更大的房子等等。但这些目标都不够明确,一定要将目标具体化、数量化。
巴菲特有句名言:“投资的第一原则是永远不要亏钱,第二条原则是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规则。” 投资者的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防范风险永远比博取收益更重要。
①一次网上投资理财,为了套50红包买了4万多周标,过了三天就暴雷,全部打水漂。②还有一次,发现一支股票技术上短线机会,能赚2%,买了两万多。第二天业绩暴雷,连连三个跌停,阴跌半个月,亏了快一万。
因此,严格地说,并不是所有的财经大V都是坏人或骗子,关键在于他们的行为与动机,以及他们提供的信息及资料是否确凿可信。
好心:有些财经大V可能会帮助粉丝炒股是出于好心,希望能够为粉丝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投资理财。
好心:一些财经大V可能真的是好心帮助粉丝,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指导粉丝如何投资股票。他们可能会分享自己的投资策略、股票分析方法等,以帮助粉丝更好地进行投资。
首先,包装自己高大上的人设。例如,他给自己贴上“张磊的师哥”的标签,大家都知道张磊可是风投界响当当的人物,给外界传递一种“张磊的师哥自然差不到哪里去”的印象。其次,靠朋友圈人脉烘托自己的实力。
多进行比较,自然分辨是非。 感谢分享。 首先, 财经 大V是否靠谱,我觉得应该分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情况,有些 财经 大V有一定的专业能力,能为大家排忧解难,这就靠谱,有些 财经 大V胡乱吹牛,一点都不切实际这样的就不靠谱。
徐晓峰之类的所谓的 财经 大V,准确点说,根本不能叫做 财经 大V,充其量就是个流量流星,流量走到头了,就自然陨落了。
万粉丝金融大V徐晓峰被公诉了,网友嘲讽这个人先种韭菜再割韭菜,现在终于翻车了。该金融大V经常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于股市的看法,一幅指点江山的态度,但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
徐晓峰涉嫌虚***广告罪,非法经营罪和帮助网络信息犯罪活动罪,被刑事拘留。本来还是一位风光无限的网红大v,转眼就因为涉嫌多重罪名锒铛入狱。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割韭菜行为。打着代别人理财的名义,坑骗粉丝用户的金钱。
再有就是,徐晓峰名下的一些私募产品确实陆续出现了问题,多个产品被清算,近来的业绩非常不好,这也被外界怀疑是其铤而走险开设对赌ETF盘,坑害散户的佐证。
拥有400万粉丝私募大V涉嫌犯罪被公诉,第1个就是虚***广告罪,第2个是帮助网络信息犯罪活动罪,第3个是非法经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