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民银行财务审计风险管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人民银行财务审计风险管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如何控制与防范审计的法律风险?
- 审计风险中控制风险是什么?
一完善审计、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从源头防范审计风险。在切实贯彻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将与之相关的财经法规融会贯通,以审计法为基础,针对不同领域制定操作性强的审计工作具体实施办法,把风险控制作为审计准则的重要内容,使审计工作有章可循,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二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审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的质量,审计部门一方面要吸收复合型人才,扩充审计队伍,同时更要注重对现有审计人员的知识更新。加强政治学习,提高全体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从政治上防范审计风险;对国家、地区新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进行认真研读,组织讨论,提升宏观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判断能力;通过多媒体网络、远程教育、案例教学和模拟审计实验等方式经常性的组织业务培训,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审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三规范审计程序,防范审计风险。审计监督活动是一套完整的程序,从确定项目计划,送达审计通知书,审计取证,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出具正式审计报告等环节,都要严格履行审计程序,不得忽略和违反程序。同时也要做好审前调查,通过审前调查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预测审计潜在风险,防范审计风险。
四选择恰当审计方法,减小审计误差。由于审计方法***用不当给审计造成的风险,在全部审计风险中占绝对比例。因此对于审计方法的选用,是克服风险的关键性步骤。审计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而言有很多种,每一种都有各自的特点,能够解决相应的问题,因此,为了尽可能地削弱审计风险, 审计人员应根据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及被审问题选择相适应的方法。
五客观公正进行审计评价,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客观评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客观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既不高估内部控制也不低估内部控制;客观评价审计证据,实事求是,对审计取证做到真实、可靠,特别是对重点问题和重要程序进行认真复核,确保准确无误;客观公正地评价审计结果,审计工作由于受审计范围、审计时间、审计资料、审计手段的限制,不可能将账内账外的问题都查得一清二楚,因此对审计结果的评价要注意保持客观谨慎,不凭工作经验和领导意图来做出结论,有效防范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中控制风险是什么?
是指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未能及时防止或发现其会计报表上某项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
同固有风险一样,审计人员只能
评估其水平而不能影响或降低它的大小。控制风险有以下几个特点: (1)控制风险水平与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水平有关。
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存在重要的缺陷或不能有效地工作,那么错弊就会进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
系统,由此产生了控制风险; (2)控制风险与
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无关。同固有风险一样,注册会计师无法降低控制风险,但注册会计师
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相关部分的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情况,设定一定控制风险的,***估计水平; (3)控制风险是审计过程中一个独立的风险。控制风险独立存在于审计过程中。这种风险与固有风险的大小无关。它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或程度的有效性的函数。有效的内部控制将降低控制风险,而无效的内部控制将增加控制风险。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完全保证防止或发现所有错弊,因此,控制风险不可能为零,它必然会影响最终的审计风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民银行财务审计风险管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民银行财务审计风险管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