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财务人员税务风险化解措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财务人员税务风险化解措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什么是税收风险管理?
- 如何回避财务人的风险?
税收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是在全面分析纳税人税法遵从状况的基础上,针对纳税人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税收风险,合理配置税收管理***,通过风险提醒、纳税评估、税务审计、反避税调查、税务稽查等风险应对手段,防控税收风险,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提升税务机关管理水平的税收管理活动。
在税收领域引入风险管理,是适应税源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提升税收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顺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税务总局2012年7月启动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提出构建以明晰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为前提,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专业化管理为基础,以重点税源管理为着力点,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2012年11月,省***转发江西省地税局《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江西地税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正式启动。经过两年的试点运行,全省地税系统税收风险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有的地税部门、有的地税干部对风险管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风险管理的认识上还存在偏差,制约了风险管理的有效推进。
一、风险管理认识上存在的主要误区
从目前情况看,各地在风险管理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的认为风险管理削弱了一些部门的权利,触动了一些部门和个人的利益,存在抵触情绪;有的认为风险管理是故意找毛病、挑问题,对风险监控部门推送的风险任务不及时应对甚至置之不理或应付了事;有的认为风险管理是风险监控部门一个部门的事,在工作上不愿积极配合;有的认为在纳税人报送的涉税信息不真实不完整、第三方涉税信息未能充分获取的情况下,还不适宜开展风险管理;有的认为营改增明年就要全部到位,现在推行风险管理为时过早。
二、如何正确认识税收风险管理
税收风险管理是对传统征管体制的一场“颠覆性的革命”,风险管理的推行,必然导致新理念和旧思维的碰撞,必然会存在理解上的不一致和认识上的不统一。如何走出误区,正确理解和认识税收风险:
1.正确把握税收风险管理的定位。
2.正确理解税收风险管理对提高征管能力的重要意义。
3.只有部门协同配合才能有效推进风险管理。
4.“营改增”不影响风险管理的开展。
如何回避财务人的风险?
关于这个问题回答如下:
1.首先要弄清楚施工企业的主要税务风险是什么,有哪些需要高度关注的风险点。
2.从本人从事税收风险评估对施工企业了解的情况看,施工企业涉税风险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会计核算收入确认不及时,成本结转不合理。会计核算收入确认不及时,导致企业所得税纳税时间延后。成本结转不合理,导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不准确。
二是各类成本费用发票收集不及时,比如采购材料的***未及时取得,分包合同成本由于没有及时支付分包款,分包方没有及时开具***,暂估成本面临企业所得税调整问题。各类期间费用***报销不及时,甚至不少跨年度***报销,部分***可能有疑点问题。外包人工成本没有取得***或者取得的***不规范等等。
三是增值税销售额确认时间延后,没有严格按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规定确认施工企业增值税销售额。
3.关于税务风险如何规避。一是建议财务人员应及时将会面临的税务风险分析判断后以适当形式向[_a***_]管理层报告,争取管理层及相关部门配合。二是财务核算尽量规范。三是加强***审核。四是对大额交易涉税政策规定应准确把握,防止出现大的税收风险。
以上建议,供参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财务人员税务风险化解措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财务人员税务风险化解措施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