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投资标的监管,银行理财资金监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银行理财投资标的监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银行理财投资标的监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支付宝... 显示全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银行理财投资标的监管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银行理财投资标的监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支付宝理财谁监管?
  2. 央行“新规”已经正式实行,银行理财产品还能买吗?
  3. 监管约谈六大行,以后银行理财要怎么买?
  4. 银行理财整顿可能延期,释放了什么信号?

支付宝理财谁监管?

支付宝理财看理财产品性质的,保险类理财是属于保监会监管的;如果证券公司的那是由证券交易所监管的;银行发行的理财由银保监会监管,理财都是纳入到监管机构监管,比较安全

支付宝理财由中国***、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等多个监管机构监管。其中,支付宝理财的基金产品需要经过***的批准;余额宝等货币基金则由央行和银监会共同监管。此外,支付宝理财还需要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总之,支付宝理财受到多个监管机构的监管,确保了用户的资金安全和合法性。

银行理财投资标的监管,银行理财资金监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支付宝理财由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CBIRC)监管。CBIRC是中国的金融监管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运营。作为支付宝理财的监管机构,CBIRC确保支付宝理财产品的合规性和安全性,监督其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和投资行为,以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支付宝理财也需要遵守CBIRC制定的相关规定和政策,以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央行“新规”已经正式实行,银行理财产品还能买吗?

普通老百姓还是别买了。我买银行理财买了半个月亏了19块多,理财8年第一次碰到会亏的,据说资管新规,无奈一年期的,当买个教训。除了定存好像没有可以保本的了[黑线]

银行理财投资标的监管,银行理财资金监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回答问题之前,先和大家解答三个问题:第一,资管新规到底带来什么改变?第二,资管新规背景下,银行理财如何“避雷”?第三,哪里还有保本理财产品?

资管新规落地,本质上是监管部门加强对理财产品的管理,目标是保护投资人资金安全、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安全。在我看来,银行理财依旧值得购买,但是你得“多长个心眼”。

事实上,资管新规早在2018年就已经由央行、***等4部委制定,新规制定之初就给市场留出3年过渡时间,清理保本理财产品,之后又由于疫情原因,过渡期限延长了1年。

银行理财投资标的监管,银行理财资金监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022年元旦过渡期正式完结,资管新规落地。对于咱们来说,资管新规主要有三点影响

不能买。因为理财产品不同存款,不属于《存款保险条例》保护的范围,可能利息很低甚至负利息,就连本金也可能受到损失。所以,根据央行新规,存款比理财更安全,有些地方商业银行收益还相对比较高。选择这种存款,要优于银行理财产品。

先说一下新规是怎么规定的:新规是由央行、银保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的,让大量银行理财产品下架,最重的一点就是银行的理财产品不得向储户承诺保本保息。

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以前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是银行负责承担盈亏,投资者没有风险情况下获得高收益。现在的新规是投资者自己承担风险,银行不再为你刚性保驾护航。

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就要小心了,保本保息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式了。以后买银行理财产品就像买股票、基金一样,有一定的风险性。要买也要买那种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就要自己慧眼识珠了,在自己承受风险范围内购买国有银行的理财产品。

我们中国中央银行推出“新规”,加强了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并且“新规”完善并且规范了,老百姓投资理财的业务的权限。

中国中央银行为什么推出理财“新规”?

本人认为本次中央银行推出老百姓理财“新规”,可以说就是保护银行以及老百姓投资理财的利益。

过去各个银行,都向老百姓推出一大批的理财产品,那些银行为了自己的利益,盲目夸大理财产品的收益。

在推广理财产品过程中,过度宣传理财产品的收益,让不明真相的老百姓购买,甚至有一些不良工作者,骗取不明真相的老人,本来是办理存款业务,反而变成理财产品。

鉴于全国各地,银行投资理财业务的混乱现象,中央银行推出“新规”,是非常及时正确的!

在中央银行推出“新规”下,理财产品是不是还值得购买?

对于拥有存款的老百姓,如果手里面有很多闲钱,本人认为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已经自己家庭抵抗风险的能力,可以适当购买理财产品。

当然并不是所有银行的理财产品都可以购买,本人建议要购买四大银行理财产品为佳。

对于购买的理财产品,一定要充分了解,你要购买的理财产品的性质,根据中央银行推出“新规”规定,银行不在保值,。

也就是说,如果银行这款理财产品投资失败,那么购买理财的投资者,有可能颗粒无收,说白了就是将银行投资失败的风险,转嫁给投资者承担一部分责任

高风险相对的是高收益,投资者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去购买理财产品,作为小老百姓,本人建议咱小老百姓还是老老实实存款得了。

监管约谈六大行,以后银行理财要怎么买?

银行理财要变天?怎么变?8月25日,有消息称中农工建交邮储6大国有银行被召集开会,议题与理财产品有关,监管要求从9月1日起,6大行的理财产品将换一种估值方法,从之前的“摊余成本法”过渡到“市值法”。虽然6大行谁也没对该消息予以确认,不过从近三年资管新规给出的过渡期限来看,理财变天是迟早的事。

那么“资管新规”到底是怎么要求的呢?这一变化对普通[_a***_]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资管新规”这个词已经不新鲜了,2018年4月27日,央行、银保监会等4部门联合下发了资产管理指导意见,业内称之为“资管新规”。

具体到银行理财领域,“资管新规”到底规定了个什么事呢?简单地说就是银行理财不允许承诺保本了,即打破刚性兑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去银行买理财,大堂经理往往会承诺保本,收益率也是固定的,在很多人眼里,银行理财与存款没有什么区别,都保本,而且利息还比存款高。

新规虽然发布了,但市场上存量的保本理财产品还有几十万亿,如此庞大的规模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整改完毕的。于是,监管部门设置了2年的过渡期,即要求各大银行在2020年年底之前仍然可以发行保本理财产品,同时对存量保本理财产品进行整改,到2020年年底之后就不再允许发行保本理财产品了。

按说2020年12月31日是最后期限,但考虑到银行需要时间进一步提升新产品投研和创新能力,于是监管部门再次将过渡期延长一年,即延长到2021年12月31日。

距离最后期限还有4个月的时间,银行还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整改和产品创新,但风云突变,25日监管约谈6大行,约谈内容就是我们前文所说的改变理财产品的估值方法,说白了就是不能承诺理财产品保本了。

那么估值方法的改变为何就会导致“不保本”呢?对理财客户又有哪些影响呢?

个人认为最符合自然规律的银行理财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存定期吃利息,还有一种文章最后讲。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银行行长亲自打电话给我说,你存在我们银行那几个亿快放不下了,你快拿走吧,实在不行你先把利息拿走。于是我开着我的劳斯莱斯幻影,揣一个马夹袋去了银行。

我实在编不下去了,但是我还是非常严肃认真的告诉你,只有两种理财方式才对得起你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第一种是存在银行定期吃利息,这种方式虽然获益不多,但是绝对无风险,毕竟老百姓有点钱不容易,四平八稳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要尽量将风险最小化。国有银行有强大的祖国撑腰,安全性绝对保证。

普通人理财的第二种方法是用掉。所谓吃光用光,身体健康。把白花花的银子转化为身上白花花的肉小偷偷不走,强盗抢不去。我不是调侃你,我是认真的,这是一种生活态度,挣钱为什么?为了看理财帐户上那个数字一点点变大,却整天劳心劳力,最后累出病来,人没了,钱还没有用完,是人间最大悲剧啊。挣钱的目的就是对自已好一点,吃好点,睡好点,驾鹤西去那天,至少还能比别人多烧几两灰。

好了,我编不下去了,我还得去看看信用卡这个月欠了多少呢

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最早接触的银行产品应该就是存款了。这些年由于一些政策的变化,很多银行开始兜售理财产品。老百姓们,特别是乡下文化程度低一点的老年人不清楚这件事。以为那些理财产品和存款一样,同样保本保息,利息比存款还高,纷纷取出存款换成理财。其实银行理财并不保本,很多出现亏损,百姓们被骗的很惨,亏钱了也没处说理。

目前国家也认识到这个问题了,在2018年4月27日资管新规后,要求2021年12月31日之后的银行理财不能声称保本保息了,这次约谈也是说这个事情。具体的不再细述,可以看其他人的回答。

说完了前面的背景,下面说一下我们以后要怎么投资。

首先总结一下现在比较常见的投资渠道,然后分别介绍。现在的投资渠道主要有存款、国债、银行理财、债券、基金、股票、期货等。

存款和国债较为安全,一般承诺保本保息,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存款保险条例》,如果存款的银行倒闭了,银行缴纳了存款保险的话,50万以内的本息是可以得到赔付的,如果资金超过50万,需要把钱拆分,分别存到多家银行,保证每家银行的钱少于50万。

银行理财不太推荐,银行理财也分为很多种,我们是不太清楚银行拿这些钱去干什么的。我更推荐的是基金,特别是货币基金安全性较高,且收益比存款高但不保本,也有亏损的可能

至于其他的基金和股票,通常都有较大的亏损可能,如果要投的话,需要好好研究

收益越高的产品,风险越大。人们通常将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视作无风险利率,超过该利率的产品都应做好一定的亏损准备

银行理财,以后要慢慢的为少了,基本上都会以理财子公司的形式存在了。这可不是简单的换个马甲的事情,实际上是做了风险隔离。如果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出现了亏损,不会火烧上银行的身,这是国家打破刚兑的安排。

不过,话说回来,银行理财还是“相对安全”的。

银行理财产品不会保本保收益了,这也是大势所趋。老百姓理财会越来越难需要不断学习增长自己的理财能力,目前的银行理财收益可用大额存单和基金组合的形式结合达成:六成大额存单保证基本收益稳定,四成股票或混合类基金保证超额收益(持有三年)。

银行理财整顿可能延期,释放了什么信号?

2月7日银保监会副***周亮在***院应对新型冠状***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存量理财整改的过渡期是否要延期一事,银保监会将从实际情况出发,正在与央行进行合理评估,很快会对外公布结果。

1.结合历次整顿延期的情况,对于资本市场而言,银行理财资金是近百万亿“大资管”的水龙头,嵌套各类自管产品,将会涌向股债楼市。

2.由于疫情状态下理财延期执行有利于避免前期出现的杠杆“一刀切”现象。

3.在短期也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前期超跌股有望有一定的反弹。但是长期,严监管仍然是趋势。

所以,综合而言,市场仍然以求稳为主。

很多人可能并不理解银行理财整顿延期的意义,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2018年央行下发了相关理财指导文件,规定从2018年开始,银行理财产品要逐步打破保本保息的规定,也就是所谓的刚性兑付。

但是从2018年开始给予了银行两年时间周期内的过渡,这个时间截至为止是2020年。换句话说,在这两年的时间,周期内,我们在当前的市面理财上,依旧看到了少量保本保息型的理财产品。

而经过这次的延迟整顿之后,给予了部分银行延期到2021年,也就是还有一年的时间周期的决定。这也就意味着进入2020年之后银行理财的发行依旧可以含有少量的保本保息型理财产品。

所以这么来看的话,对于我们很多喜欢稳健型投资理财者而言,确实是一种利好。很多人都喜欢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如果有保本保息型的理财产品,利率即使相对较低的话,也是有很多人愿意去购买的,那么在今年的时间周期内,我们依旧可以买到这部分理财产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银行理财投资标的监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银行理财投资标的监管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0591hsz.com/post/26897.html

dfnjsfkhak 2024-06-19 20:59 0

回答数 0 浏览数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