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足协财务风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足协财务风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足协限制球员薪酬不得超过1000万,国脚可上浮20%,你怎么看?
- 40强赛转战阿联酋有哪些负面影响,中国足协的经济损失有多大?
- 你认为足协收取转会调节费合理吗?
足协限制球员薪酬不得超过1000万,国脚可上浮20%,你怎么看?
谢悟空邀请。简单说足协这次的“四帽”主要就是为了抑制联赛虚火上升,以使联赛和所参与的俱乐部回归理性,这没有问题,起码出发点是好的。而要具体来说,初步算了一下,如果按照“工资帽”最高限来算,一个中超主力球员可以在税后(现在税率)拿到最高年薪551万元,如果加上是国脚再上浮20%,那么他们税后可以拿到661万元,这还不包括奖金数。
如此来看,不能和国外顶尖球员比,虽然球员也有吃年轻饭之说,但就是和自身价值相比,更是相比于中国普通老百姓来说,一个中超球员一年拿到几百万的年薪加奖金还是可以的,而作为国脚,几乎能一年拿到上千万应该也是非常不错了。
其实在“四帽”大致精神提前透漏出来之后,包括这一大致数字还是得到了大家普遍认可,就球员个人生活以及未来来看也是基本有保障的。这里也不否认球员前期在成长过程中有家庭的相应投入,但总体来看职业生涯还是收入大于支出,就算退役后绝大多数球员其实也还会继续工作有收入。而实际社会上目前但凡每一个人的工作无不都面临一样的前期投入及风险,比如一个大学生,前期家庭投入其实也不小,而走入社会参加工作一样有风险,最后看收入大多数人也是没法和球员相比的。
各行各业其实都要靠努力,如果不努力,作为球员即使有足球天赋可能最终也不会踢出名堂,那自然收入就会受到影响,这也不足为奇。总之吧,仅就目前来看,应该说这样的薪酬标准还是比较合理的,预计未来也不会对国人踢球的积极性有根本影响,总体上毕竟在世界范围踢出名堂的球员终归是属于高收入人群,就算在国内拿不到高薪,选择出国踢球也是可以的。
1000万的薪资上限,对于目前的国脚球员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改变。
为什么这么说呢?球员在俱乐部的收入构成都是工资+奖金,很多俱乐部的奖金收入占了很大一块,有的甚至比工资还高。这样一来,一名国脚球员的收入=1000万工资+200万上浮+奖金,一年下来要1500万以上,和现在相比似乎没有太多变化,即使略有降低,也不伤及筋骨。
真正受到影响的是年轻球员和进入职业生涯末期的老将,在中超球队紧缩银根的趋势下,俱乐部首先要保障大牌球员的收入,一些名气不大的球员只能受到更多的压榨。
由于已经在中国足协备案的合同不用重新签订,只有新签订的合同会受到影响,所以在工资帽的制度下,可以预见明年的转会市场一定会非常冷清。
真正受到影响的俱乐部并不是像恒大、上港这样的豪门,反而是升班马和像大连一方这样需要大量引进球员的球队。转会市场可供选择的好球员少了,如何引援成了最大难题。
现在把赢球奖金限定在了300万元/场,其实真正受益的是那些豪门俱乐部,足协在帮他们减轻财务负担。而对于中小俱乐部来说,变化不大,每年12亿的支出限额对他们来说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因为他们的实际投入不会超过10亿。
中国足协目前推出的工资帽和限薪令,根本目的是想通过遏制球员身价和薪资,扭转国内足球市场混乱局面,把虚高的价格降下来,能够和国际市场接轨,最后把中国球员推入欧洲市场。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足协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现在很难说。我们不要忘了U23政策的前车之鉴,很多U23球员只是在垃圾时间上场,更有一些U23球员通过出口转内销的方式获得高额工资,画虎不成反类犬。
我倒是想从阴阳合同来谈谈这个问题,就在刚刚中国足协公布了他们认定的阴阳合同的特点:“实质重于形式”:
1.在基本薪酬合同基础上,对于实际为支付薪酬,但通过无商业实质或明显高于市场价值的代言合同、签字费合同等形式偷逃、规避缴纳税款、诱导违约的;
2.俱乐部通过关联方、第三方支付、现金或实物发放等形式,向教练员、球员支付薪酬的
3.俱乐部与教练员、球员合同未加盖“中国足协合同备案章”的;
4.经合同审查联合工作组审核、认定为“阴阳合同”的。
4点规则在中国职业足球圈内掀起巨大的波澜,我刚看完体坛+著名媒体人骆明老师的微信朋友圈
一开始这样做没啥问题,主要是现在国脚们年薪上千万,后续可以看看中国人的智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种跟足球无关的收入名目会创造出来,2019中国足球又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大笑话.
12月20日,足协在上海召开关于新赛季联赛工作会议,不止针对中超还包括中甲中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四帽新政的公布。四帽新政很早以前就在流传,如今终于见到了具体方案。
四帽包括支出帽、注资帽、亏损帽、限薪帽。中超最近几年在恒大、上港、苏宁等土豪球队的金元金元模式带动下,所有球队都不得不进行大投资才能在中超生存,球员转会身价小则上千万,大则上亿,球员薪水也是水涨船高,不说外援,国内球员稍有名气都是千万年薪,这种境况下,除了几支真正有实力的大球队,很多球队都处于亏损状态,足协当然也就坐不住了。
足协此次颁布的四帽新政能有效遏制这种情况,对小球队帮助很大,也促使大球队别老想着花钱挖人买人开高奖金,还是要实打实的来。
至于球员薪水限额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中国足球踢不出个所以然,反而球员年薪还高德离谱,这本身就不是一种健康的状态,足协出面遏制是很好的操作,至于国脚可以上浮20%也是合理的,也算是一种激励政策。
40强赛转战阿联酋有哪些负面影响,中国足协的经济损失有多大?
卡塔尔世界杯,亚洲区历史性将有六支球队参赛,除了东道主在内的西亚球队,还有5支球队有机会。毫无疑问,这是中国足球在2002年之后,距离世界杯最近的一次了。
在FIFA最新一期排名中,中国排在亚洲第9,世界第77,也就是说,只要中国能够有一定的优势,还是有希望参加卡塔尔世界杯的。
为了这次中国足球可以取得一个好成绩,中国足协在很多方面是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的。不过随着40强赛转战阿联酋进行,之前的准备全部作废,可以说是损失巨大。
主场变客场,国足前途堪忧
第一,中国队的主场优势不复存在。主场优势对于现在的国足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可现在一切成空,优势变劣势,国足前途堪忧。
第二,客场作战,风险增加。叙利亚拒绝中国提出的要求,中国球员长途跋涉,缺乏时间休息和适应,球员状态难以达到最佳。
第三,亚足联对中国多有针对。除了主场变客场,中国队的比赛时间被安排在了北京时间凌晨1点。同时,亚足联公布12强赛6月24日分组抽签,就是为了不给中国队喘息的机会。
场地转移,经济上同样损失巨大
你认为足协收取转会调节费合理吗?
收费依据是什么?私人老板喜欢花大钱请明星过来有什么不可以?(国企另当别论)职业足球就是要按照市场规律来运行,由市场经济来决定,足协凭什么收这个钱?换个角度来讲 人家企业愿意花个千万请个职业[_a***_]人难道也不可以吗?也要去交什么调节费吗?
他的本意其实并不是要钱,只是想限制俱乐部乱花钱,搞攀比。但问题是没有好价钱根本请不到好球员,与其请些二三流的来,不如干脆禁止引进外援好了~~所以100%的调解费不合理,限于50%内还算合理
为期两天的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财务风险防范国际研讨会5日在北京落幕,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中超2016年营收数据的披露。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烧钱、亏损和歉收其实人们心里早有预料,但是公布的数据还是吓人一跳。
据普华永道介绍,2016赛季中超俱乐部总收入70.82亿元,平均收入4.43亿元。16家俱乐部的总成本110.14亿元,平均成本6.88亿元。核算下来,去年一个赛季,各俱乐部总体亏损近40亿元。而各俱乐部的总成本费用的比例分配为人工成本67%、球员资产摊销18%、青训成本5%、管理费3%、比赛运营成本1%、其他成本6%。
从关注公布的数据看有两项值得关注——高人工费用和低青训成本。高人工成本无非就是外援的高价转会费和高工资,从目前排名世界前10足球球员年薪里中超就占5名就知道这笔费用有多大。众所周知,一个国家足球发展的根本就是青训培养的质量,5%的青训成本费与高人工成本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针对这两点足协做出的新的规定。新政规定俱乐部的青训培养费用不得低于支出成本的15%;在人工成本控制上足协也公布了引援限价规定,对亏损状态的俱乐部通过转会引入球员的资金支出,足协将收取与引援支出等额的费用。
而对于收取的调解费用途,中国足协副***李毓毅在接受***访时说:调节费将会用于反哺青训和社会足球。
如果足协真能将这两点落到实处,中国足球还真有戏。结果如何拭目以待吧!
![]()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足协财务风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足协财务风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