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马化腾财务风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马化腾财务风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马云占阿里巴巴6.2%的股份,会不会被剥夺控制权,被架空?
- 马化腾4天出售965万股,套现40亿港元,这是什么信号?
不会的,在没上市之前在融资协议里肯定有绝对决策权和一票否决权。现在退休了,但影响力在哪里,这种层面的公司肯定都有协议的,阿里巴巴是上市公司但下面很多生态链比如支付宝,菜鸟,盒马生鲜这些马云有绝对的控股权。
马云设置了同股不同权,虽然大部分公司的股东是依据持股比例而提名董事候选人,最终形成董事会对公司的经营进行决策、并掌管公司事务。但阿里的董事候选人提名权并不是依据持股比例确定的,而是进行了特殊约定,也就是同股不同权。所以马云牢牢攥住了董事会,掌握了公司的控制权,软银、雅虎持股比例再多,也没有任何实权!任何决策必须马云同意!所以马云不会被架空
马云占阿里巴巴6.2%的股份 会不会被剥夺控制权?实际上截至2020年7月2日 马云的持股比例已经下降到了4.8%,那马云会不会失去对公司的控制,甚至像当年乔布斯那样被自己创办的公司开除呢?
答案是不会的,其奥妙在于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有合伙人制度作为保障,马云仅仅凭借手里的4.8%的股份就能牢牢掌握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合伙人公司的意思是两个及以上的合伙人拥有公司并分享利润的企业主体。合伙人为公司所有者或是股东。它最大的特点在于:第一,合伙人享有企业经营所得并对经营亏损共同承担责任;第二,普通合伙人能参与公司经营,有限合伙人则没有这个权力,投资者通常为有限合伙人;第三,合伙人的人数规模很灵活。
在阿里巴巴,马云利用合伙人的制度保障了创始团队牢牢把控住公司的决策权,哪怕创始人持股被后来者稀释,后者也无法决定公司决策走向。不过这种制度在阿里上市之前不被国内认可,也就没有办法在A股和H股上市,所以最后阿里到了纳斯达克进行IPO。
我们来看看当时马云具体是怎么做的:
1、股权方面:在IPO之前,与雅虎软银达成协议,雅虎和软银只享受股权分红,不能干预经营,如此才保障了马云对公司的控制权;
2、董事会方面:雅虎软银各自只能推荐一个人选进入董事会,马云和蔡崇信作为永久合伙人常驻董事会,其他董事会成员则必须从阿里巴巴的三十六名合伙人里面挑选。
不只是阿里巴巴,马云还特地把支付宝从阿里独立,归置到蚂蚁金服的下面,并仅以价值3010万的7.3%的股份,绝对控制了估值3900亿的超级独角兽蚂蚁金服,成就了以3010万控制3900亿巨无霸的***。
从股权结构来看,蚂蚁金服由君澳、君瀚两家有限合伙企业控制,而控制这两家公司的普通合伙人正是马云独资1010万控制的杭州云铂投资公司,而马云恰恰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由此马云通过有限合伙企业的方式,仅仅用3010万元就控制了估值3900亿元的蚂蚁金服。
阿里巴巴作为顶级互联网巨头,汇聚了一大批顶级的商业人才,其在公司治理方面具有世界顶级的水平,马云作为阿里巴巴的精神象征,没有人会同意让马云失去控制权,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马云仍然会牢牢掌控着阿里的权柄。
你好,马云一出手就是大格局,令人佩服的就是它凭借6.2%的股份照样能够牢牢掌握阿里巴巴的绝对控制权。
这一切的核心关键就是在于马云构建了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
一般意义上的合伙人公司就是指2个人或2个人以上的合伙人拥有公司,并共同分享公司利润的企业。
合伙人其实说白了就是公司的主人,也就是股东。
一般来说,合伙人制度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合伙人享有企业的经营所得并要对经营的亏损共同承担责任的。
它可以由所有合伙人共同参与经营,也可以由部分合伙人直接参与经营,其他合伙人只要出资即可,但是也要自负盈亏。
可以说合伙人规模可大可小,是一种目前公司普遍***用的一种制度。
我们都知道,阿里巴巴最近刚刚完成了新一轮的股权变更。
截止2020年7月2日,创始人马云持股降至4.8%,蔡崇信持股降至1.6%,软银所持股份比例将低至24.9%,但是仍然为阿里巴巴最大的股东,马云是个人股东持股比例最大的。
不会的,首先马云对公司的控制是多架构的。也就是所谓的母公司控制众多的子公司。我们都知道股权的架构是很巧妙的。1百万到公司都可能控制几千万子公司,这种多层次的架构直接对公司进行了百分之百的控制,就拿我们来说吧。一个某某资金投资管理公司。注册资本百万人民币其实他是个壳公司没有什么实际业务。下属有三个子公司。是三个子公司的大股东。也就是控股在65%以上。这样就能百分之百的控制子公司由董事会提名权和罢免权。并且有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和优惠,这种以企业来控股子公司的形式,相当于一个集团公司。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又可以用另外一种架构来控制。系合伙人控股公司来控股所有的分公司和子公司孙公司。(公司章程中约定,大股东可以有分红权,但是没有投票权。这种特殊的约定就看董事会怎样协商,有可能你只有1%的股份,但公司章程中约定,你占有90%的投票权,你依然可以控制企业)所以一个集团或者企业公司章程是最重要的。以上仅仅是个人见解。
马化腾4天出售965万股,***40亿港元,这是什么信号?
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信号啊,马化腾的持股比例那么高,逢高减仓,做一些其他的安排和布局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
并且从历史上来看,每一次的***,对于股价涨跌的影响其实并不大。
2011.3.28:马化腾场外减持200万股;
2011.8.29:马化腾持股比例降至10.33%,减持500万股,个人共计***7.216亿港元
2014.12.2-12.5:马化腾持股比例降至9.87%,累计减持2511.12万股,个人共计***29.9亿港元;
2015.4.9-4.10:马化腾持股比例降至9.65%,累计减持2000万股,个人共计***32.2亿港元;
2015.9.17-9.22:马化腾持股比例降至9.37%,累计减持2300余万股,个人共计***约32亿港元;
2015.11.28-11.31:马化腾持股比例降至9.1%,累计减持2500万股,个人共计***约38.68亿港元;
2016.7.14:马化腾减持200万股,个人共计***3.63亿元;
2017.9.5-9.7:马化腾持股比例降至8.69%,累计减持200万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马化腾财务风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马化腾财务风险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