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级财务管理公司并购管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高级财务管理公司并购管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并购贷款管理办法?
- 什么是杠杆收购融资的财务模式?
- 光大暴风并购MPS仅用时3个月,耗资52亿元的并购最终演变成一场大败局,资本投资风险到底有多大?
并购贷款管理办法?
并购***是商业银行向并购方企业或并购方控股子公司发放的,用于支付并购股权对价款项的本外币***。为促进并购***业务健康发展,规范并购***业务管理,制定了并购***管理办法,办理并购***需满足***的条件。
并购***管理办法是指境内并购方企业通过受让现有股权、认购新增股权,或收购资产、承接债务等方式实现合并或实际控制已设立并持续经营的目标企业的交易行为。并购可在并购方与目标企业之间直接进行,也可由并购方通过其专门设立的无其他业务经营活动的全资或控股子公司间接进行。
并购***条件
1.在并购银行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或一般存款账户;
2.依法合规经营,信用状况良好,没有信贷违约、逃废银行债务等不良记录;
3.主业突出,经营稳健,财务状况良好,流动性及盈利能力较强,在行业或一定区域内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良好的发展潜力;
4.信用等级在AA-级(含)以上;
5.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并购银行行业信贷政策;
6.与目标企业之间具有较高的产业相关度或战略相关性,并购方通过并购能够获得目标企业研发能力、关键技术与工艺、商标、特许权、供应或分销网络等战略性***以提高其核心竞争能力;
7.并购交易依法合规,涉及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准入、反垄断、国有资产转让等事项的,应按适用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取得或即将取得有关方面的批准。
感谢Zc123465的邀请,由我来回答“什么是杠杆收购融资的财务模式”问题。
杠杆收购融资:是以企业兼并为活动背景,指某一企业拟收购其他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时,以被收购企业资产和将来的收益能力做抵押,从银行筹集部分资金用于收购行为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
杠杆收购融资,不仅能迅速筹措到资金,还有助于企业进行兼并、改组,做大做强。是资本运作的利器。有“神奇点金术“之美称。
杠杆收购融资是企业并购过程中资本运作方式的一种特殊形式,手法众多,最常见的杠杆收购融资财务模型大致有三种。
一、典型的杠杆收购融资模式。
即筹资企业***用普通的收购方式,通过借款来筹集资金,以达到收购目标企业的目的。
二、杠杆收购资本结构调整模式。
筹资企业依据自身的价值,偿债能力,再***用典型的杠杆收购融资模型,以购回部分本公司股份的一种财务模式。
三、杠杆收购控股模式。
简单说:企业对自身资产价值及负债能力进行评估,以杠杆收购方式筹资,所筹资金由母公司用于购回股份,收购企业和投资第,母公司仍对子公司拥有控制权。
光大暴风并购MPS仅用时3个月,耗资52亿元的并购最终演变成一场大败局,资本投资风险到底有多大?
历时三个月,52亿元的“大并购”,最终成为了一场“大败局”,资本市场竟是如此充满了魔幻,让广大投资者捉摸不透、看不明白。
在浮云君看来这件并购案远远没有大家想象中这么简单。52亿人民币,说掏就掏,短短三个月时间就能敲定,真的是钱多得没有地方花了吗?
当然谁都不会嫌弃钱多,这么大手笔、又“猴急”的并购,稍微思考一下,就能知道,背后肯定是藏有猫腻的。
(暴风集团CEO:冯鑫)
况且,暴风集团此次收购的还是外国公司MPS,玄而又玄,意图其实已经非常明显了。想利用并购外国公司的噱头制造股价大幅度上涨的预期,然后实现公司高管个人财富的大幅度增值。
第一感觉是,这是完全不把钱当钱花。
国外的很多并购案例最后都以失败结束,包括最早的中远洋,到后来的中信。还有TCL也是经历了阵痛。
***的吃瓜群众看不到真相,难免就忍不住揣测,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转移资产。暴风风暴中的冯先生,和曾经的贾先生相比,似乎有那么多相似之处,只是这一回冯先生还留在国内,而贾先生已经在国外自在逍遥了。
当然,并购基金和上市公司的类似操作,也很常见。借并购的消息***,拉高上市公司估值,最后皆大欢喜。之所以选择国外标的,自然是因为更有噱头,更不容易被散户看懂,能炒作出更高的预期。至于背后真实的并购价格,有没有其它交易,就只有当事人[_a***_]知道啊。
只可惜MPS的坏消息,来得太早了一点,就像是人家在等着有人入坑割韭菜。
越发感觉到资本的世界如此魔幻,还有小散们玩的地吗?
囤积版权依然要看资产性价比,抛开估值看投资都是耍流氓,前几年我国一些企业为了争夺全球IP特别是直播转播权的IP,投入了巨资,扎堆资本竞争的结局,就是都没有买到便宜的版权,而推高版权价格之后,最终一地鸡毛。
为什么大家都去囤积版权?我们看到,最近几年有些***网站开始战略调整,知道了买IP,不如自己创造IP,网络剧还是要自己操刀动手。但是在2015年-2016年大家没有那么冷静,至少在版权上面几个企业犯了不同程度的路线错误:
其一、就是本题目中的暴风集团,冯鑫联合光大资本,又牵手了招商银行,撬动了52亿的资本,收购了MPS(MP&Silva),当时的MPS估值14亿美元,当时的MPS有意甲部分球队的全球媒体版权、全球51个地区的英超转播权、特定地区的F1版权、NFL的欧洲转播权等重磅转播权。和法网、阿森纳亦有深度的合作。然而,上海浸鑫基金在2016年5月拿下了65%股权控股后,仅仅两年半,2018年10月法网的一次追债行为就让MPS倒闭。MPS一路丢失了意甲、英超、苏超、美洲杯、解放者杯、南美杯版权,而阿森纳俱乐部和欧洲手球联合会也与该公司终止了合同。可以说,并购便是MPS衰败的开始。
其二、乐视。当乐视开始丢弃资产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其曾有2018年世界杯转播权,有环法和F1的转播权。然而这些转播权到最终都没有产生价值,由于乐视多路出击,业绩每况愈下,这些转播权纷纷因为违约或者转售被他人获得。
其三、天盛体育。这是一个早期玩版权的玩家,主要的投资对象大约是英超的版权,如今已然消声灭迹。不知道多少人还记得这家在2010年就已经结束的公司。
其四、万达体育。已然在路上,但是前路在变窄。
这是万达体育在美股第一天的成色,不能说万达体育做的不好,但是84%的负债率和微薄的利润率,的确让投资人提不起精神。
看上面,我们来总结一下版权体育版权投资难在何处?
其一、体育版权毛利低。对于版权所有者,挖掘版权利润的能力要求却很高。资本为王的直播版权市场,最终依然比拼的是烧钱能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级财务管理公司并购管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级财务管理公司并购管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