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什么年龄开始投资理财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什么年龄开始投资理财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30岁之后,开始理财还来得及吗?
- 40岁钱是要往保险理财走,还是要风险高收入高的基金股票走呢,你怎么分配的呢?
- 为什么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喜欢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呢?
30岁之后,开始理财还来得及吗?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在十年前,其次是在现在。
其实这句话不管用在哪里都很能符合,不管是学业、健身、投资、更何况是理财。不管何时开始都不晚,只要我们把事情先开始做,这都是好的。
一般成年人在三十岁的时候,处于一个事业上升期,收入多数来说会比在20年代的时候要更多也更稳定。那么有了一个良好的水龙头,我们就能更好的进行蓄水了。不要认为这个源头不重要,只有稳定的收入才能保证您的资金有更好的分配方式和理财办法。
我们可以看到市面上一些银行的理财,是有起点金额的。也就是如果我们连基本的条件都不满足,我们只能选择更低的收益的理财。在这种时候,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确实是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远远大过于普通人。一个1000万的理财产品的收益肯定会比1万元的理财产品来的更好。
也就是我们先要实现有稳定收入来扩大自己的本钱。
虽然都说钱不是存出来的,是赚出来的。但是如果连基本的钱都存不下来,我们去哪里找这一桶进进行投资理财。都说给的足够大的支点的时候能撬动地球,那可不是么。有足够的资本的时候才能撬动更好的资本。道理都是相通的。
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想理财,任何时间都不晚,更何况三十岁是而立之年。
对于理财我们需要足够的准备,没有资金之前,要准备好自己的知识,不然等到有钱的时候,再去学习理财知识,面对市场上各种各样的理财渠道,会盲目跟风。反而有一定的风险,
先说一下市场上普遍的理财方式,常见的有银行储蓄,基金定投,余额宝,股票,债券,黄金,白银,期货等等。
银行储蓄,大家都比较清楚,利息低,没有风险,适合年纪大的人和厌恶风险的投资者,当然银行储蓄也分为很多种,像活期,死期,零存整取等等。想了解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到银行咨询一下。
基金定投,都是每月抽取固定的资金买一定数量的基金。但是基金种类很多,有指数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总体来讲收益比银行和债券高。如果想买基金,最好学习一些股票相关的知识,因为有些基金公司拿着投资者去买股票了,股票涨了基金自然而然也就涨了,有人会说,为什么自己不能直接去买股票,当然是可以的,股票首先风险非常的高,市场上有一个定律,七亏二平一胜,投资者亏损的概率非常的大。投资者买基金就是,请专业的人士买股票。
股票投资重点讲一下:如果想去买股票,要到证券公司开户,***成功后就可以买卖个股了,一般新手只可以买上证股票和深证股票,前者是600开头,后者是002开头,有2年的炒股经历后,可以开通创业板,也就是300开头的。开完户后,还有很多股票知识学习,不要盲目去操作,想玩好股票,不仅知道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主要做的那些业务,还要了解发行个股的流通情况,技术方面要知道当前炒作的题材。
讲到这,我们应该知道理财要学习多少知识了。三十岁资金和知识储备够了,更是理财最好的时刻。
人从脱离父母的抚养走向自立时,就需要开始理财,不仅为了自己的生存,还要为了自己的后人,以及赡养老人,责任重大。民以食为天,我们除了需要住所,还需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耕作血本,有什么样的理财方式,你和你的后人就有什么样的生活境遇,有什么样的付出,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回报。因此,三十岁刚刚步入社会,路还长,养成勤俭节约的优良习惯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谢邀。笔者认为,不管年龄大小,不管富有贫穷,都是要学会理财的,哪怕你在余额宝里存10元钱,这也是投资理财的一种方式。
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的过程不是在于你通过理财赚了多少钱,而是你通过你对空闲金钱的合理周转,创造了额外的收入,这个就是“被动收入”。
我们之所以要理财,就是要让闲钱动起来,为我们创造被动收入。在理财的同时能丰富我们自己的知识面,学习到很多新的知识。同时,又能让我们自身对闲钱进行合理的规划,通过理财来实现财富的增值。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三十岁后理财还来得及吗?
1.理财是一种经济管理的一种方式,理财没有年龄区分,你能想到理财说明你是一个有家庭负责的一个人,如果手里有闲钱可以去放在理财上 一边能让金钱不贬值还能提高一点收入,理财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句话你不理财 财不理你 每个人看法不一,理财也是一个稳定定期收入 也比较省心。
2.理财分为多种: 比如说广发淘金你没用过的***在整卷公司可以了解 里面有新人*** 收益高 4.700%-5.0不等 60天、 90天、 180天新人活动理财 算下来也有几千块钱的收入。
3.可以在各大银行了解 :我目前放过广发淘金五十万元 92天利息赚了10800元 还是挺不错的还有 目前我还放在浙商银行36个月 4.1500% 三十万 按月付利息 1037元 因为我目前不用钱放到这里 感觉还可以 随用随取 而且每个月付的利息在卡里 还有增金宝2.700%的收入利息 个人觉得还算可以!
4.理财分为好多种方式。你根据看银行产品浮动那家高可以放在哪家,这个是你自由的 理财分为保本和非保本 保本利息就是稍微低一点时间长零风险,非保本的利息高存在一定的风险 如果不急于赚高利息个人建议放在保本上比较安全可靠 还省心。
以上是我个人根据 实践来说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望***纳 谢谢!
40岁钱是要往保险理财走,还是要风险高收入高的基金股票走呢,你怎么分配的呢?
我是野猪,我来回答
其实,这并不矛盾。可以既购买保险理财,又购买基金股票,这其实也是一种风险分散原则。
理财险是关门落锁,保住现有资金的。就像很多真正的有钱人喜欢把钱存到瑞士银行,其追求的并不是收益,而是安全。理财险本质并不是用来追求收益,而是保住现有资金的[_a***_],以便未来养老的时候可以拥有现在的购买力,或者是把现在的购买力无损的传承给下一代。因此从收益角度来讲,理财险的收益,肯定是没有股票基金这些相对更为激进的投资方式的收益高。
但是我认为无论是购买理财险还是购买股票基金,都应该先把我们自己的保障型险种足额买好。非常奇怪的是很少有人想到这一点。事实上因为我们自身缺乏保障性险种而导致的投资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最后闹得鸡飞蛋打,家破人亡的都有。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案例,一个邻居40多岁,***年在股市抓住一波行情,彻底翻身,7万本金变成了200多万,还买了房。当时应该算实现了财务自由。50出头的年纪也算志得意满。不料后来在股市血亏,祸不单行又得了一种血液病,不知道什么情况,总之,家里房子都卖掉来救命。用的是进口药,贵的吓人。最后,人还是走了。他家里人说,他股市里赚的钱治病花个精光。
人才是一切的根本,因此无论做什么投资都一定要想到先给人购买好保障性保险,这样才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在银行贷款买房的时候,银行为什么要让***人买保险?说到底就是怕自己的***打了水漂。尽管严格来说,这不符合相关的法律。但是人民银行就是这样规定的。
因此,先买保障性保险,剩下的钱,既可以买理财险也可以买股票基金,这样才能使得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40岁了,如果你已经赚了一笔大本钱,建议往保险理财走;如果还是小本金,可以考虑基金股票。具体如下:
如果你已经赚了一笔大本钱,首要的当然是像巴菲特说的那样“保证本金、保证本金、保证本金”了。这时至少要把30%以上存银行:结构性存款、大额存款、组合存款等等;至少要把10%左右用来弥补各种专款专用的保险帐户:养老金帐户、教育金帐户、医疗金帐户,要及时把这些资金缺口给补齐了;如果有在基金的保本策略,也可以投20%左右在债卷型或指数型基金上面,获得10%或以上投资收益。
如果你的钱还是小本钱,还是要看市场行情以及自己的投资财商,适当地拼搏一下。保险帐户还是保持10%的比例;基金股票帐户可以投40%以下的比例,购买股票型基金、或增强型指数基金、股票等产品;银行的货币市场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存款产品可以在20%比例;其他的就是日常生活费用了。
当然这些分配的比例不是一层不变了,当市场发生了变化、还有年龄和承受能力的不同,你的配置比例也经适当的调整,以便于更好更快的达到理财目标。关注我,持续收看并积累理财干货;转发给朋友,分享你的知识和快乐。
感谢邀请,
这个年龄阶段的理财选择主要是根据您个人实际情况来定的,***设您家庭的收入处于中低水平,保险也比较少,只有社保,这样的情况肯定是建议,往稳健的方向走。
***设您的家庭收入属于中或者中上,可以考虑接近一半的资金投向高收益的产品,
觉得这个问题不止是40岁应该考虑,而是成立小家庭后就应该合理规划一下家庭收入开支等。那句话说的好“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家庭理财亦是如此。一般的家庭收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必要的支出,包括生活费水电物业车辆保养、人情往来、老人养老医疗、孩子学杂费等;二是保险,给家庭成员配备合适的保险,意外险健康险是必备;三是存款,一段时间内用不着的钱可以存银行定期,在利率偏低的情况下,大额存款比较合适;四是银行理财,一般是商业银行或者股份制银行收益高些;五是基金股票等风险性高的投资。
其实,不管是年薪百万千万还是三万五万,只要有一个理性清晰的规划,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做到轻松愉快的生活!
我觉得您可以两步走。用一部分的钱规划养老生活,这部分可以用保险年金实现。您可以选择5年缴或者10年缴,先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
另一部分您可以选择风险投入,如果您已经把自己的保障做好,那您就可以一如既往的往前冲啦,没有什么好顾虑的。如果您的保障还不完全,那还是做些保障类的。
总之保险是根基,有稳固的根基,大风大浪就没啥好怕的。
为什么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喜欢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呢?
每一代人所处的金融环境不同,造成对“钱”的处理方式、理财习惯也有所不同
现在去银行柜台买理财的大爷大妈,平均年龄至少得60岁吧?
如果倒退到上世纪80~90年代,他们大约30岁,正是家庭的中流地址,是社会上财富最集中的群体。
那个时候,“理财”这个词还没被创造出来。
当时,如果一个家庭攒了点钱,往往就是去银行存成定期存款,要么就是买国债。90年代的银行存款利率非常高,动辄可以到10%:
我是80后。小时候,父母发了工资,第二天我妈就会去银行,把一部分工资买成定期存款。我爷爷、姥爷也会把每年积攒的退休金,委托我妈买成五年期国债。
2000年之前,我国金融市场还相对不太成熟,适合家庭理财的渠道很少。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存定期、买国债,就等同于“理财”了。
2001年,我国加入WTO,在这之后,各大国有、商业银行才开始逐步开发理财产品。
有些银行工作人员向老年人推荐销售理财,到最后这些购买理财的老人,不仅没有获得收益,连本金都出现亏损。
我在银行工作三年,接待了很多存款客户,可以这样说,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他们只追求一个字,那就是稳,因为他们深知每一分钱来之不易,不追求高回报,只追求有保障,所以银行的存款成为了中老年人比较青睐的一个产品。
1、想得到更高的收益和利息。
存款是银行利率最低的一款产品,一本大额存单,定期三年的利率在3.85%,但是理财就不一样了,基本能达到5%至8%。
同样是20万,一个存款,一个购买理财,那么收益回报就不一样,上了年龄的人都知道,把钱存进银行是跑不赢通货膨胀,就想着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高的利息,这个时候银行的理财项目就成为了他们很好的投资方式,所以上了年龄的人去银行购买理财,看中的就是它的,利率。
2、上了年龄的人更加注重稳定,和安全。
现在这个金融市场上有很多种理财项目,有的理财回报利率高达10%,但是它的风险非常大。
所以很多老人对于市场上这种各式各样的理财并不感兴趣,因为这样理财根本不安全,不稳定。
老人理财注重稳定性与安全性
现在市面上的各种投资理财产品花样繁多,老人不会花心思去研究,对于老人来说,银行信用度高,所以老人都在银行存钱或者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
老人由于对银行信任度比较高,所以也比较听从银行柜员的建议,银行柜员会手把手地教老人填表格甚至代写,不需要老人费心费力。
老人由于收入较低或者没有收入,银行认定其抗风险能力较低,所以也会推荐一些适合老人风险较低保证收益的理财产品。
目前很多银行都有这种专门以老年人为对象的理财产品,风险很小,年收益率也比定期存款要高,大概在4%—5%之间,老年人选择这种产品,亏损的可能性很小。
但近金十君也要和大家说一下银行的一些圈套:
虽然银行理财产品自诞生以来一直发展势头良好,但是近几年国家对投资理财市场监管趋严,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金融加入竞争,导致银行理财市场不断生变,随着刚兑的打破,无风险的收益产品时代已经终结。
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
为了吸引客户,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往往会承诺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预期收益,令投资者对收益产生心理预期,并把预期收益当作是实际收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什么年龄开始投资理财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什么年龄开始投资理财好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