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投资期限错配法规,理财 期限错配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理财投资期限错配法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理财投资期限错配法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产品错... 显示全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理财投资期限错配法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理财投资期限错配法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产品错配是什么意思?
  2. 风险错配和期限错配指的是什么呢?
  3. 企业投融资错配是什么意思?
  4. 非保本浮动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会不会出现巨大的亏损!如果出现,该怎么办?

产品错配是什么意思?

期限错配在金融行业中的表现是资金来源短期化、资金运用长期化,“短存长贷”。这种现象除了普遍存在于P2P行业中,也普遍存在于银行业。

期限错配在P2P上的应用,主要现在“拆标”上,更准确的说是拆期限的标的。

理财投资期限错配法规,理财 期限错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拆期限指的是把长标拆成多个小标滚动发行。如一年期的融资项目,最后拆成4个3月期或12个1月期。P2P活期理财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极端的期限错配产品。

风险错配和期限错配指的是什么呢?

首先谈有限合伙基金模式。P2P平台通过有限合伙基金机制将小额资金汇集,投资于准入门槛较高的信托产品,使得原本追逐“短、平、快”的小额资金承受了较原来更差的流动性。信托产品较差的流动性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在监管层发文表态将打破“刚性兑付”之后,信托产品的高风险特性将得到充分暴露。

这意味着,P2P平台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没有原来高,但投资产品的流动性却比原来差,风险也比原来高。无疑,有限合伙基金模式造成了有悖直接投资的风险错配和期限错配问题,蕴藏着较大的风险。  其次看P2P平台融资担保模式。虽然P2P平台和信托公司合作发放小额贷款时,交易结构设计得非常精巧,但无一例外都要求P2P平台实际控制提供全额担保和履行差额补足义务。

理财投资期限错配法规,理财 期限错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该交易结构实质上是利用P2P平台的自身信用来融资发放***,其中的利差仍被P2P平台据为己有。该类信托产品的风险取决于P2P平台自身的信用和风控能力。对于信托产品投资者来说,该类信托产品的风险没有得到充分的揭示,存在一定的风险错配问题。

企业投融资错配是什么意思?

融资期限结构错配风险主要反映投资与融资的期限匹配情况一般而言,长期投资对应的就是长期融资,短期投资对应短期融资,通过这种对应关系缓解企业存在的不协调风险。不匹配的战略风险大,原因有两点:(1)利率及预期相关的资金成本在未来几年内会发生变化;(2)资金的可持续性不保险,一旦出现短期融资资金用于长期投资,将是企业陷入短贷长投的困境,对企业现金流将造成威胁,甚至会导致公司不得不卖掉资产以还债。

保本浮动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会不会出现巨大的亏损如果出现,该怎么办?

朋友们好,这个问题是朋友们都关心的。非常明确的回复:1,有可能出现巨大亏损,但出现亏损的概率可以选择。2,如果出现,风险自担。3,重在预防,合理选择产品,可以有效的分散风险,降低概率。同时银行的理财产品,以大众化中低风险为主,总体上,正规可信。

理财投资期限错配法规,理财 期限错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来分析不同风险等级,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巨大亏损的概率,也就是可能性:

如上图,这是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分级。不同等级,意味着出现巨大亏损的概率不同
。而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多以pr3以内,也就是中低风险为主。出现巨大亏损的概率相对较低。

例如:

PR1级很低风险理财产品。顾名思义,可以提供本金保障,也可以不提供。这就意味着他,本金与收益,受风险因素影响,出现亏损的概率极低。目前这种产品比较少。

PR2级低风险理财产品。这是银行自营理财产品的主流,也是朋友们经常买到的银行理财产品中,最常见的风险等级。这种理财产品,不保本,浮动收益。但受风险因素影响,出现本金损失的概率小。例如我们常见的货币基金,低风险理财定期等等,到目前为止有口皆碑,不仅本金相对安全,而且预期收益,也相对稳定。

而从PR3级,中风险开始,收益或者收益与本金的不稳定性,开始加大,特别是pr4级,pr5级中高,高风险,有可能随时损失本金甚至造成巨大损失。例如一些股票型基金,杠杆型etf基金等等。但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中,这一类产品较少。

小结:银行的理财产品正规可信,风险分级明确,一定要注意选择适合风险等级的,避免承担,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不必要风险。

其次,投资理财风险自担,但通过预防,可以有效的分散风险。

1,制定总体的理财规划,***用多产品组合,可以有效分散风险,避免一损俱损的情况。这就像,养一只牛,所有的期望都在它身上,风险也在它身上。如果养10只羊,出现巨大损失的可能性就降低了,实现希望的可能性增加。

会的,尤其是针对高净值人群推出的高收益银行理财。

所有理财产品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即高风险高收益。有些高收益理财的结构设计相当复杂,例如与金融衍生品挂钩,使用很大的杠杆等。这样,在市场情况好的时候,理财有可能获取高收益;不好的时候,有可能导致本金的大额亏损。

曾经有过这样的案例,某女士[_a***_]某外资银行理财2000万,结果理财到期亏损得本金只剩600万。

不过,在监管的管理下,这类高风险理财是不能对普通群众销售的。此类理财通常***用邀约制,银行只介绍给高净值人士,因此一般人是不知道银行有这样的理财产品的。

由于此类产品覆盖面小,涉及人数少,所以即使出现大额亏损,银行即使有什么补偿措施,外界也无从知晓。所以,我们很少看到国内银行遭到高净值人士的公开投诉

我是空谷寒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理财投资期限错配法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理财投资期限错配法规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0591hsz.com/post/44558.html

dfnjsfkhak 2024-08-18 22:39 0

回答数 0 浏览数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