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时点财务风险,并购时点财务风险预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并购时点财务风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并购时点财务风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收购公司审计流... 显示全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并购时点财务风险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并购时点财务风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收购公司审计流程是什么?
  2. 如果银行破产倒闭,在证券公司关联的800万资金的安全有没有影响?
  3. 为什么那么多公司因为商誉减值亏了?

收购公司审计流程什么

  并购交易中,在签署并购交易协议时,并购双方会对交易标的约定交易价格。该交易价格是以某个时点作为作价的基础,该时点及协议作价的基准日。上市公司进行的并购交易中,通常要对交易标的进行审计和评估,以此作为交易作价的依据。该审计评估基准日,通常作为协议作价的基准日。在协议作价基准日后至交易标的交接基准日前,交易标的资产债务和损益情况会发生变化。对于这期间发生的变化,通常经过交接审计后由并购交易双方来确认,该部分资产、债务和损益变化的归属一般在交易协议中由双方共同约定。

如果银行破产倒闭,在证券公司关联的800万资金安全没有影响


炒股的朋友都知道,炒股之前都要到银行签约第三方存管业务,即指定资金账户,便于炒股资金进出。那么,如果银行破产倒闭时,对于与证券公司关联的800万资金的安全有没有影响呢?主要取决于资金所处状态。

并购时点财务风险,并购时点财务风险预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虽然签约了第三方存管业务,但是资金仍然在银行卡账户的,属于银行存款。按照存款保险条例规定商业银行为吸收存款投保,并缴纳存款保险基金。当银行倒闭破产时,同一个人在同一银行的最高偿付不超过50万(含),其余未偿付金额在破产银行清算财产中受偿。这种情况下,也就是说首先保证50万(含利息)足额受偿,其余750万需要视破产银行财产清算结果而定,有多少算多少,清算完毕仍未受偿部分只能损失。当然,由于银行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就国外银行破产案例,一般由其他优质银行实施兼并重组(或央行适当补贴等),这样所有存款也就平移到优质银行,存款客户资金也就没有影响。总之,只有银行存款才能享受存款保险条例待遇

如果800万已经全部转入证券账户,无论是否买成股票,从性质上讲已经不是银行存款,而股票或备用金。这时,开户行发生倒闭破产风险,与你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宣布破产倒闭必然以某一时点总资产负债数据为准。即是说,这时处于证券账户的资金不会有任何损失,只是由于存管银行的倒闭破产,资金转出可能会暂时受到影响。但是,如果一个银行宣布破产倒闭,央行都有相关配套措施包括第三方存管业务如何指定其他银行代理等,都会有安排。所以,当指定了新第三方存管银行后,作个第三方存管银行变更,证券账户资金也就可以转出来了。

为什么那么多公司因为商誉减值亏了?

人在江湖漂,那能不挨刀。商誉就是一把双刃剑,也是商誉一个遮羞布!并购的时候看着很美,但如果到期了没有兑现,那么可就是雷了。

并购时点财务风险,并购时点财务风险预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举一个最近的案例,光一科技触发“商誉地雷”,净利猛跌715.18%,净利润约为-3.92亿元。这是因为该公司业绩承诺期刚过,并购标的业绩就猛降。

2015年市场大牛之时,创业板公司讲起故事天花乱坠,于是出现了外延式并购的高峰期。导致创业板商誉大增超过40%,占净资产已接近20%,商誉增长快、占比高。

并购的业绩承诺期一般是3年,那么现在就到了兑现的时点了。

并购时点财务风险,并购时点财务风险预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并购很美,一些公司高溢价并购且依赖并购粉饰业绩,但如果并购对象业绩不达标,商誉不但面临大幅减值,净资产也随之缩水。在这个时候,上市公司如果计提商誉减值,那就会直接拉低当期业绩了。

至于程度,自然是商誉越重,计提对业绩冲击越大。所以,从时点上看,虽然2018年2月以来创业板反弹,但整体上2018年和2019年创业板都将面临很大的商誉减值风险。

进行一场财务“洗澡”,就知道谁在裸泳了!

年前,A股市场上各家工资纷纷报出了业绩预告,给我们的资本市场年夜饭中加了一道道“美味佳肴”,但是一些公司所呈现的“菜品”,却也十分“鸡肋”。

近期市场业绩“地雷”频频引爆,也导致不少个股出现“闪崩”现象。

其中许多是由商誉减值引起的。

商誉减值:是指对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后,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商誉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是指企业获取正常盈利水平以上收益(即超额收益)的一种能力,是企业未来实现的超额收益的[_a***_]。

2015年企业中曾出现了一股“合并潮”,当时许多企业为了合并或求得更大的平台,或求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不惜签订大额对赌合约以求合并,为了完成或两年或三年的对赌计划,一些公司也异动频频,不惜将未来的收入付诸于当年利润。

在并购大潮退去后,此类公司以前年度打肿脸充胖子的弊端已经显现,而且其在合并后可能运营等并没有达标,为了完成并购时的业绩,装作“没有亏损”的样子。

将实际亏损的金额提出,最简便的方式就是,将巨额的商誉提出减值,也是最为安全、有效遵循会计准则的方法

所以***已经约谈数家会计师事务所要求其重点关注公司业绩变脸因商誉减值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另外,商誉减值的计提很复杂,一般的调查不能深入,所以利用商誉“大做文章”,这其中也会有许多财务***问题需要防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并购时点财务风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并购时点财务风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0591hsz.com/post/47844.html

dfnjsfkhak 2024-08-30 11:59 0

回答数 0 浏览数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