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税务筹划,湘乡税务筹划招聘信息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湘乡税务筹划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湘乡税务筹划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湘军将领李续宾功绩如何... 显示全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湘乡税务筹划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湘乡税务筹划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湘军将领李续宾功绩如何?
  2. 曾国藩灭太平天国,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何不反清复汉?

湘军将领李续宾功绩如何

回答者: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施祺

李续宾,字克惠,号迪庵,湖南湘乡人,出生于1818年,逝世于1858年。李续宾幼年家道中落,父亲身染疾病,三个哥哥外出经商,家中一应事务全由他一人操持。湘乡著名绅士罗泽南很欣赏他的品行,于是将他收为***,悉心教导。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李续宾在湘乡协助罗泽南兴办团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湘乡团练即是湘军的源头,其许多经验和传统在日后的湘军中都有所体现。

湘乡税务筹划,湘乡税务筹划招聘信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李续宾)

在李续宾的军事生涯中,有三次战役最为重要。第一是岳州会战。岳州是两湖重镇,是武汉三镇的门户。1854年,李续宾与罗泽南率军往援岳州,实地考察后,他准确判断出大桥是守备重点。两军接战,面对数倍于己的太平军,李续宾又巧布疑兵,并命人四处张贴告示,造成了援兵将至的***象,最终击退了太平军。岳州之战李续宾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才能,在湘军中开始暂露头角。

第二是田家镇之战。1854年,曾国藩筹划东征,以九江为第一目标,田家镇是必经之地。此时太平军已在田家镇集结兵力,并依山傍水修筑易守难攻的防线。湘军三路进军,李续宾与罗泽南攻至半壁山,遭到了太平军十倍兵力的分割合围。李续宾指挥湘军置之死地而后生,依靠山势死战,最终拿下了半壁山,并与援军 趁势攻占了田家镇。此战过后,李续宾“知兵之名震天下”。

湘乡税务筹划,湘乡税务筹划招聘信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罗泽南)

第三是九江之战。1857年,李续宾率军兵临九江城下。九江守将林启荣以善守著称,坚守九江数年,曾经挫败过湘军的三次围攻。李续宾在前期强攻失败后,在九江***修筑长壕,进而深挖地道至城墙边,引爆地雷轰塌城墙,但太平军堵合缺口十分迅速。李续宾毫不气馁,继续这一策略,将东南城墙轰塌100余丈,湘军从而攻入九江,与太平军展开巷战,最终攻克九江。九江之战湘军与太平军俱死伤甚多,李续宾运用军事才能攻克这一难关,达到了自身军事生涯的高峰。

攻克九江后,李续宾大举进攻安徽,直逼三河镇。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部先后赶到,与三河镇守军将李续宾团团围住,李续宾突围失败,最终战死沙场。综观李续宾的一生,从军前侍奉父亲,担当重担,孝顺之名远近皆知。从军后治军严明,为人低调,军事才能处处尽显。他战死三河后,曾国藩、胡林翼都十分悲痛,哀叹“此番长城顿失”。曾国藩还在《李忠武公神道碑铭》中写道:“湘军之兴,威震海内,创之者罗忠节公泽南,大之者公也。”极大地肯定了李续宾在湘军中的重要地位。

湘乡税务筹划,湘乡税务筹划招聘信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曾国藩灭太平天国,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何不反清复汉?

曾国藩受儒家思想影响太重,是不会做这种“离经叛道”之事的。

(1)曾国藩战略战术求稳

在军事战略战术上,他认为战争是死生大事,应"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在用人上,讲求"仁孝,血诚"原则,选拔经世致用的人才。选人标准是"崇实黜浮,力杜工巧之风",连石达开都说"曾国藩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曾国藩的幕府就是一所“忠君爱国”人才培训基地,培育了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和华蘅芳等人才。

你说,一个忠君爱国还求稳重的“老校长”怎么会离经叛道呢?

(2)清朝再腐朽,他也能忍

在为人处世上,曾国藩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把坚忍功夫,算修炼到了极点。他说:"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以及岳州之败,靖港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

被清朝权贵唾骂了那么多次,他依然能吞下去,还奋发图强替清军消灭太平天国,可见他的思想受儒家思想影响太大。即便他看到清朝更多的问题,也难下革命的决心,只能小修小补。

曾国藩倡导洋务运动,要“师夷长技以制夷”,要“自强、求富”,在当时确实有着不可低估的进步意义。他开创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个第一:他开办了中国第一家近代军工厂——安庆内军械所,自掏银8000两制造出中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还兴办了中国第一家大型多功能近代工业基地——江南制造总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翻译馆(还请老外主持)、派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享有“洋务运动之父”的美誉,也是实至名归,并被载入史册。

但是,曾国藩只能在清朝的体制内做优化,离经叛道的事情只能交给他的徒子徒孙,和所派出的留学生们了!

曾国藩若反,那就是死无葬身之地,一世名节尽毁,再来个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啥的,就更得不偿失了,已经居于朝廷高位,没必要去碰那个高压线,划不来嘛。

汉臣也好,满臣也罢,大清国也200多年了,都是被孔孟之道***透了的儒家大臣,即使心里想,但看看吴三桂那下场,即使手里再兵强马壮,也断然不敢有反心,当然到了宣统帝那时环境又不一样了,这个是另外的话题了。

汉族大臣也是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逐渐发家的,在之前,汉族大臣一直被满洲大臣压的死死的,在艰难的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行招兵买马、准备给养,朝廷还时不时收回曾国藩的权力,而中央到地方对曾国藩的各种弹劾奏报就一直没停过,清廷时刻防着曾国藩做大,曾国藩每天都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若不是他修得一身好定力和权术,早就不知道被清廷贬哪里去了。

在军事上,清廷不断派遣旗兵、绿营兵,或者其他将领的军队,布置在湘军周围,美其名曰协同作战,实则监视。而他率领的湘军,本身也以匡扶朝廷、镇压叛匪为口号招募的,如果自己带头造反,手下的湘军首先是思想混乱,最后分崩离析,毕竟谁也不想做乱臣贼子最后被诛杀并累及家人。

至于其他汉族大臣,不管是沈葆桢、李鸿章、左宗棠……都已经身居高位,在晚清都是肱股之臣,更不可能跟着曾国藩走,反而会帮助清廷镇压曾国藩,湘军虽强,但还不足以得天下,更不用说一支思想混乱的军队能否有战斗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湘乡税务筹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湘乡税务筹划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0591hsz.com/post/48682.html

dfnjsfkhak 2024-09-02 10:01 0

回答数 0 浏览数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