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兴义税务筹划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兴义税务筹划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清朝名人有哪些?
- 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的荀彧,后来为何受到曹操猜忌?他结局如何?
清朝名人有哪些?
清朝著名的人物有和珅,纪晓岚,李鸿章,张之洞等等。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清朝中期权臣、商人。
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祖籍直隶南皮(今河北沧州南皮)。
康熙,顺治,雍正,乾隆,努尔哈赤,慈禧,光绪,纪晓岚,纳兰容若,和珅,林则徐,姚鼐,皇太极,珍妃,多尔衮,年羹尧 ,刘墉,***,康有为,谭嗣同,溥仪,李鸿章,袁世凯,鳌拜
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的荀彧,后来为何受到曹操猜忌?他结局如何?
如果说曹操“创业”初期最信任的谋臣是谁,那一定是荀彧和郭嘉。
荀彧年纪较大,是曹操身边的第一代谋臣,也曾是曹操最信任的人,没有之一。荀彧自幼才华横溢,有王佐之才,他走到曹操身边辅佐,一方面是荀彧自己的选择,另一方面也是曹操躬身求教摆出了尊师的态度。
荀彧曾经辅佐过袁绍,那时候袁绍风光无限,是所有“在野党”的大哥大,但荀彧感觉袁绍气量狭小,而且胸无锦绣,不是能成大事的人才。同时曹操也不断对荀彧释放善意,最终荀彧投靠曹操。当时曹操高兴地不知如何是好,说荀彧是自己的张良!
但是,荀彧与郭嘉不同。郭嘉年轻气盛,而且担任的职务是军师祭酒,相当于曹操的家臣,他效忠的对象只有曹操没有第二个人。但是荀彧自认是汉臣,他是大汉王朝的臣子,辅佐曹操是为了让汉室江山得以延续,当曹操露出峥嵘的时候,荀彧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曹操想当王,而且要加九锡,这就是篡位的节奏。在历史上任何一个加九锡的都是正统王朝的逆臣,比如划分西汉、东汉的王莽就曾加九锡。
因此,荀彧对曹操的野心表达了极度的不满,最终也逐渐远离曹操核心团队。
荀彧,字文若,他是东汉末年时期的人物。他年轻的时候就被称为是“王佐之才”。东汉末年,汉室衰弱,权臣虽屡次更换,但皇帝始终是犹如傀儡。
荀彧早年曾投过袁绍,不过他觉得袁绍不能成大事,于是转投曹操。荀彧名声在外。曹操见荀彧来投,自然很高兴,称荀彧是“吾之子房”。(子房是辅佐刘邦的张良)
荀彧计谋过人,在曹操账下做事,深受曹操的器重和信任。他曾官至侍中,居中处理国政十多年。
曹操常亲自带兵在外出征,而荀彧虽很少随军出征,但曹操却把军国大事都交由荀彧处理,可见曹操对他的信任。
曹操为什么信任荀彧,就是因为荀彧对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计划。他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当然,所谓伴君如伴虎,虽然当时曹操并未称帝为君,但他当时在朝中的地位、权利却是皇帝所不能比的。所以虽然荀彧对曹操功劳很大,但最终还是被曹操所猜忌。
那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的荀彧,后来为什么受到曹操的猜忌?他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荀彧之所以后来被曹操猜忌,是因为曹操想封魏公、加九锡。但却遭到荀彧的反对,这就让曹操觉得荀彧跟他不是一条心,所以就遭到曹操猜忌。
首先张良在历代君王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曹操称赞荀彧“吾之子房”,朱元璋称赞刘伯温“吾之子房也”。
张良甚至已经成为谋士的代名词了,不只是因为他那“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略;历来谋士擅谋天下而难谋自身,张良算是实现人生理想,又能功成身退,甚至羽化登仙,堪称谋士的楷模,无愧谋圣称号。
而荀彧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被曹操称赞为“吾之子房”。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被人敬称他为“荀令君”。
从《三国志》荀彧的传记可以发现,荀彧看问题往往非常深刻,是曹操前期最重要的谋士之一。
辅佐曹操攻略吕布、袁绍、刘表,迎奉天子的过程中,荀彧每每进谏,往往会从大势角度,择取影响战争胜败的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那些部分,对曹操进行劝谏。
正是由于荀彧智能的全面和细致,所以他不仅能提出正确的战略战术、给予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正确政治方针,还能分拨粮草、举荐贤能,可谓样样皆通,样样皆精。
《三国志》和《资治通鉴》中都记载着曹操称荀彧“吾之子房也”,但《资治通鉴》看起来更详细一些,因为里边有着“操与语”这句话。
(彧)度绍终不能定大业,闻曹操有雄略,乃去绍从操。
操与语,大悦,曰:“吾之子房也!”
以为奋武司马。——《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兴义税务筹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兴义税务筹划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