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理财投资恒大债券可靠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理财投资恒大债券可靠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如何评价恒大财富兑付方案?对于消费者而言,是好事还是坏事?
- 恒大的钱都去哪了?
- 恒大还钱了!40亿债券利息正常兑付!1.98万亿债务何时还清?
- 恒大16亿美债为何优先偿还?
- 恒大集团会爆雷吗?
当事人关心恒大财富兑换方案,更应该关心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
恒大对外债务不仅有银行贷款,还有发行的债券,到期没有兑付的商业承兑汇票(也就是欠上游供货商和下游施工方的钱)。
第一个问题,这么多钱去了哪里?
如果全部用于生产经营上了,目前只是流动性危机,那么是可以化解的。
第二个问题,销售回笼的资金怎么用?也就是归还已经到期债务的顺序。
按照与银行签定的合同,肯定是要进入银行专户,按照销售进度归还***的。
就算银行***往后面放一放,到期未兑付的商票是绕不过去的。上游供货商愿意不愿意继续赊账,下游施工方愿意不愿意继续垫付施工款?商票的问题不能妥善处理,工程停工、烂尾的风险加大。形成恶性循环,全盘皆输。
所以销售回笼资金更有可能优先用于兑付商票,使经营活动能够正常开展。其次兑付到期的理财产品、债券和银行***。不要理所当然的认为到期的理财产品可以优先兑付。恒大的资产肯定抵押给银行和其他债权人了,抵押权人有优先受偿权。
恒大金融承诺的理财产品兑付方案能不能实现,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
恒大的钱都去哪了?
近段时间,恒大资金流动性出现问题一事被广大投资者所熟知,恒大在这段时间内不断出售资产来弥补财产缺口,大家都觉得,买恒大房产的人都给了钱,甚至恒大自家员工都花了老本买恒大理财,那么恒大这段时间的钱都去哪里了呢?
其实看许家印前几年的动作就能看出了,这些年了,恒大从原本的老本行地产行业不断向外发展,从恒大足球队都恒大冰泉,再到现在已经几乎卖了出去的恒大汽车,许家印这些年都没闲下来,不断进行多元化发展,可是这些项目都没有带来较为可观的收益,相反增大了恒大的成本端。原本作为地产公司回款压力就大,在没有选好项目多元化发展,导致成本压力越来越大。所以钱基本上都砸在这些新项目上了,最后落得一地鸡毛。
这个问题需要有一些基本的金融知识才能理解,看在你问题比较理性的份上,答一波:
第一个问题,房款恒大能用吗?
答案是不能,房款是要打到房管局指定账户的,现在也有极个别恒大楼盘上交的房款和网签金额不符,房管局马上停了网签权,所以截止目前的反馈,没有证据表明房款被恒大巨额截流,国家也不会允许他们这么干。
第二个问题,恒大的钱哪去了之前,先要明白恒大的钱哪来的?
首先是材料商和建筑商的货款,这个拖欠的情况应该是最近半年才有的,商票等同于恒大向上述商家借款,还不用给利息,金额应该在千亿级别以上,我是按照销售金额倒退的,不一定准啊。
其次是融资,债券,理财产品的钱,特别是战略投资的钱,目前披露的应该都不下于2000亿了。
最后是恒大本身的经营利润,每年百亿级别吧。
第三个问题,钱去哪儿了?
答案是投资。如果你手里有几千亿的零成本或者低成本资金,你会怎么办?
一套一套卖房子?不可能,指定是想投资赚钱,这一点,许老板跟你想的一样,所以钱都拿去投资了,比如文体,汽车,零售等,但这些行业都是暂时无法造血的,需要恒大地产母体输血,所以银行一收紧***,没有了运转资金,资金链就断了。
这里就只讲一点,企业战略布局问题:恒大只吃资金,不产效益的“多元化”。
许家印在前不久内部开会的时候,下了一个“罪己诏”,说自己要是不干多元化,恒大也不至于这样。
我看了下恒大集团的业务板块,总共有8大类:恒大地产、恒大新能源汽车、恒大物业、恒腾网络、房车宝、恒大童世界、恒大健康、恒大冰泉八大产业。
我仔细分了分类,发现恒大地产、恒大物业、房车宝、恒大童世界、恒大健康全是以“多元化”为名,实际上就是拿“土地”搞房地产的项目。
像恒大童世界不是主题乐园,而是卖楼的,恒大健康没改名之前就是恒大养生谷项目,也是卖楼的。
一句话 回答就是被主要的大股东 给拿去了。最巧妙的操作就是 [_a***_]做空的机会 挣取巨额的利润,说白了 表面上被做空 其实是自己故意在做空。在做功前大量抛售股票 做通做空后利用低点大量买入,在短期内就会挣得大量差价,纵观他十几年的发展历程, 就会发现每过3~5年他就会被做空一次,每做空一次大股东的财富就会有突破性的增长。这种违规操作肥了一些个别大股东,苦了企业和小股东,到头来还做出一副被害者的形象 博得大家的同情,贼喊捉贼,因此企业终究会被榨干,挣的钱都流入了背后操纵者的钱包。
你以为恒大的钱都用在拿地了?
你以为恒大拿的地说变现就变现了?
1.95万亿。。。
很多人都心生疑问,开发商没钱,投资的恒大信托理财的钱也没了,恒大的钱都去哪里了呢?
1、恒大储地
恒大的土地储备是框架协议,不用付钱。作为高周转房企,恒大内部有一整套的内控流程,地产一般拿地半年左右就开盘了,最慢的旅游集团盘也是一年左右开盘,可以说,恒大的土地储备基本都是没花钱的。
2、资金流向
钱都是从银行贷出来的。你拿30万做首付,问银行***70万购房,银行就释放了70万信贷。开发商拿到100万回笼资金,用于交税、给建筑公司、销售公司、服务公司、咨询公司等等等等产业链上各类公司。
3、海外债券
你以为他钱去哪里了?18年初恒***行海外债券,具体数额有兴趣的可以查阅资料,时间是2-5年期,某人主动购买若干亿?你品品。
恒大还钱了!40亿债券利息正常兑付!1.98万亿债务何时还清?
在资本巨贾面前,任何的金融大鳄,都是一碟开胃菜。杠杆也好,纵横捭阖也罢,不过是过眼烟云,被一棒了打回原形,人不可与天斗,除非你掌握了回天之术。不然,你只可到八宝山报到。
恒大16亿美债为何优先偿还?
一是表示去外债的决心,支持政策,政治至上。二:外债可能融资成本高,哪里需要用的钱贵就先还哪里,国内的供应商包工头那里先缓缓问题不大。第三:现在经济形势很严峻,信心对一个企业是第一位的,这是对外展示的形象,大家都觉得恒大有钱,那么恒大就更容易容到资,如果大家都怕恒大还不起钱,那发生挤兑(像万达这样的),不死也要脱层皮。我相信恒大现在资金肯定是紧张的,这么大的盘子,现在恒驰汽车也是一个大盘,需要用钱的地方肯定多,恒大更需要维护自己不差钱的形象!
恒大疫情期间通过一系列优惠折扣,网上买房等,多渠道,多方法促销,销售额一路回升,回款同比往年上浮明显,中国恒大此次偿还的15.65亿美元债折合人民币约106亿元,规模不小,能悉数以自有资金偿还,足以证明恒大现金流充裕。今年下半年,房地产调控持续收紧,包括深圳、杭州等城市限购力度加大、融资设“三道红线”等,房企面临销售及融资的双重压力。中国恒大此时以自有资金提前偿债,体现出公司充沛的现金流和良好信用。
大家好,我是老徐,一个在努力奋斗的金融民工,请大家关注我,共同探讨财经问题!
恒大在近期提前偿还了近16亿美元的债券,恒大为何要提前偿还债务呢?其中背后有主动原因,也有被动原因。
1、政策影响。
近期国家对房地产企业提出了三条红线,对于超过红线的企业会在企业融资进行限制,因为很多房地产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来降低负债,包括加快销售、归还借款、减少拿地规模等方式。恒大在这3个方面都进行了操作,根据公布的销售规划,要在今年9月和10月开展降价促销,每月销售规模争取达到1000亿元;近期归还的16亿美元债务也正是为了降低负债;同时恒大还在控制拿地规模,每年要降低一定规模的土地储备,以此来释放资金。
2、提高利润
恒大募集的债券利息较高,高利息债券会侵蚀企业的利润,提前归还借款能够降低恒大的利息支出,提高企业的利润。
3、展示企业经营稳健
在目前资金紧张的环境下提前归还债券,说明恒大目前的现金流充沛,向外界展示了企业的实力。随着下半年销售规模的提升,销售回款会增加,因此对闲置资金进行提前规划也是正常的。
恒大的很多政策都是很超前而且很敏感的,在年初恒大就提出了要降负债、降土储等思路,在国家政策落地后就有很强的适应性,走在其他企业的前面。
恒大集团会爆雷吗?
恒大已经被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相关部门约谈,难道这还不算爆雷吗?
如果是正常合法经营的房企,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的相关部门需要约谈吗?不需要。恒大是第一家被约谈的房企,可见恒大的问题有多么严重。
8月19日傍晚,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同时发布公告披露称,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对恒大集团高管进行了约谈,约谈内容如下: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指出,恒大集团作为房地产行业的头部企业,必须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战略部署,努力保持运营稳定,积极化解债务风险,维护房地产市场和金融稳定;依法依规做好重大事项真实信息披露,不传播并及时澄清不实信息。
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为什么要约谈恒大?我个人的答案是:官方认为,恒大的债务问题已经很严重,恒大要积极化解债务风险,并且做到以下两点:
再说的具体一些,官方这是在给恒大打预防针,告诫恒大不能低价倾销房产,对其他房企进行不正当竞争,破坏房地产市场秩序。
再说的具体些,官方这是在告诫恒大,不要试图用不实信息误导购房者和投资者,让他们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要知道,上述这两个要求,作为已经上市的头部房企,恒大本来就应该知道并且做到。
官方为什么要在约谈中重申?我个人认为,原因有3个:
官方这是在告诫恒大,在化解债务风险的过程中,恒大要守法律、守规矩,不要打法律法规的擦边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理财投资恒大债券可靠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理财投资恒大债券可靠吗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