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庭居民投资理财状况,我国家庭居民投资理财状况如何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国家庭居民投资理财状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我国家庭居民投资理财状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显示全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国家庭居民投资理财状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国家庭居民投资理财状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我国已经出现居民储蓄存款理财化现象,应该如何看待?
  2. 居民存款增速下滑至7%左右,中国人为什么不爱存钱了?
  3. 中国人家庭净资产达到50W有多少?
  4. 理财观念估计在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是不是呢?

我国已经出现居民储蓄存款理财化现象,应该如何看待?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吗?人民币存入银行叫储蓄。银行投资理财有高回报。两个概念题,储蓄跟理财混身不搭界,因而银行工作人员不要忽悠广大中老年客户他们要把人民币存入银行,他们不是在购买财产品,投资理财有风险,不要盲目购买理财产品,心态不好的广大中年人不要理财产品,投资理财有风险。把钱存入银行最保险利息本金。所以说;决定权在自己手里各人喜欢不同

巧了,我刚刚从银行回来,我把到期的一笔理财产品转化成存款了,存三年期的,存入了大型国有银行,利率是3.25,如果民生银行三年利率是3.50,觉得差的也不多,所以为了稳妥起见还是存大型银行了。

我国家庭居民投资理财状况,我国家庭居民投资理财状况如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之所以从理财转为定期存款,是因为我发现这笔理财产品到期后,收益率没有定存利率高,根本没有达到发售时的预期年化收益率4.25,而是1.9几,好在没有赔了本金,已经算万幸了,也许是我买的这款收益不好吧,其他款理财还不知道如何,需要到期后才能确定收益情况,但最近看每天的收益波动很大,有时都负很多。

所以买理财也得分散买,千万不能只买一款,另外也不能把积蓄都买理财产品,鸡蛋还是多放几个篮子吧。

基金股票最近跌幅也很大,买时也得三思而后行,一定用闲钱理财,养老救命钱一定看护好,为了稳妥起见,最好还是银行定存,利息少点,但至少不能折本,否则连本上仓,损失巨大,真用钱时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四处筹措也不容易。

我国家庭居民投资理财状况,我国家庭居民投资理财状况如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理财有风险,理财需谨慎!

我们当地推出一款理财产品,存5万,一年利息4800元,许多人都纷纷去买。有的一户人家买了20、30万。大家都觉得收益不错,可是不知道后面如何。

还有一个朋友,也是听在某银行工作的熟人宣传,让她买理财产品,她就把本来计划房子的钱投到某银行(20多万)。当时她也来动员我,说有礼品啥的,让我投资理财,我说没钱。一年后她发现收益没有存银行定期高,还有她知道她的熟人是为了完成任务来让她投钱的。她就把钱取出来存定期了。

我国家庭居民投资理财状况,我国家庭居民投资理财状况如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现在许多人把储蓄存款理财化,一方面说明老百姓日子好过了,有一部分闲钱;另一方面也说明每个人都想要低投入高收益。对于我自己来说,理财产品我不懂,也不没钱去买。如果有钱我也只存在大型银行。因为银行的利息虽然没有理财产品宣传得那么高,但至少它比较安全。(图片来源于网络)

理财正当时,但是理财需谨慎。

市场整体的利率处于下行的状态这是必然的趋势,尤其是现在的储蓄存款,本身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了。

我们且不说让存款利率有更高的收益,现在是连跑赢通胀都是一个极大的问题了,所以现在人们开始考虑通过更多的理财方式来提升自己的价值投资收益。

我们经历着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房地产的崛起,确实是带动了一批人先富起来了,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现在大部分的资产都是重资产。据统计大约有70%的资产是在房子里面呢。

但是在“房住不炒”的大环境下,现在人们对于房子的价格走势普遍不看好,这也是属于正常现象,毕竟现在各地的房子价格都在调整回落,未来再想出现房子大面积上涨的可能性确实也不大了。

所以现在我们必须要考虑,如何通过轻资产的理财规划实现自己的财富增值,这也是现在从储蓄到理财的一个原因。

2019年11月,***行长在创新经济论坛表示 ,只要能够管理好微观货币政策,我们中国还是可以尽量避免快速进入负利率时代 。

如果我们还是抱着储蓄不放,未来的负利率时代来临,我们的财富肯定会缩水。与其等着缩水,还不如现在早做打算,开始关注理财。

个人认为,我们的理财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而且未来的理财市场一定会大爆发。这也顺应时代的发展,这是正常的规律。

什么会出现“储蓄存款理财化”的现象呢?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

长期以来,国民都有储蓄的习惯,居民储蓄存款几乎一年高过一年,我国在全球也算是数得着的“储蓄大国”。

然而从2020年年初,“储蓄存款理财化”的现象首次被广泛注意到,比如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在2020年2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了1.02万亿元,虽然仍然是增长的状态,但是同比却少增加了2845亿元,住户存款更是减少了1200亿元。

再看今年11月份的数据: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31.09万亿元,增速比去年同期降低了2.1个百分点。

居民存款增速为什么下降了呢?这里面除了收入减少、负债率居高等因素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储蓄存款正在理财化。

也就是说,并不是大家“存钱”少了,更不是大家把钱都拿去消费了,只不过大家换了一种“存钱”的方式,从之前购买银行存款而转换为购买各式各样的理财,甚至开始进入资本市场,比如股市、基金市场等。

存款和理财本来就具有很强的相互转换的能力,之所以近两年“储蓄存款理财化”的现象比较明显,究其原因无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存款的利率在降低:

存款增速降低,同时理财的规模在增加,首当其冲的原因无外乎存款的利率在降低。

居民存款增速下滑至7%左右,中国人为什么不爱存钱了?

居民存款增速大幅放缓d这是事实,原因很简单,银行存款利率这么低,现在有几个人愿意把钱存银行的呢?如果银行存款继续维持低利率的话,估计居民存款增速可能会至为负增长。

事实上,这些年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在变,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过去比较节俭,喜欢存钱,而现在喜欢拿钱出去旅游、购物,甚至到海南去买养老住宅,在他们看来人生太短,趁自己还能走得动,要尽情的游玩。老年人现在喜欢用钱,不喜欢存钱。

而对年轻人来说,网上电商一会举办这个节,一会举办那个节,他们就喜欢在网上购物,而且还可以送货到家。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年轻人,每个月的钱都会用光,根本不会考虑把钱存银行。

此外,现在银行的利率长期为负,人们喜欢把钱都放在了余额宝等货币基金中进行投资,而余额宝等货币本来就是希望通过零存整取的方式,让投资者投资,所以,尽管余额宝等货基的收益率在下降,但是货基的整体规模却在不断的扩大,人们喜欢把钱投资于货基,以获取更高的收益率。

目前高房价、高房租,一些家庭每个月的一大半收入都缴了[_a***_]或者房租,剩下的钱只能勉强维持开销,对他们来说,不可能想到把钱去存银行,能够把工资及时还贷或付房租就不错了。

存款得有钱才行,手头没有钱拿什么到银行存钱。

我们国家是一个勤俭节约的国家,一直以来居民存续率比较高,39年以来存款余额增速从来不低于9%,而国家一直压低利率,负利率成为常态,为经济发展筹集了大量的资金

可是现在居民不爱存钱了,直观反映就是存款余额增速下滑,主要原因就是居民借钱加杠杆买房,居民杠杆率出现快速升高,居民进入了负债的时代而不是富余的时代,居民存款增速自然下滑。

缘何加杠杆买房,在于房价只涨不跌,在今年以前,不管何时买进楼房,投资者投机者都是有赚的,而且赚的盆满钵满,有的获得十余倍的收益。导致大量资金涌向房地产市场。

另外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居民存款收益越来越低,居民存款也开始搬家,现在有了互联网理财,如余额宝等,吸收了很多的资金,各种货币基金爆发式增长,也吸引了大量的资金,银行理财产品也不断的丰富,目前有22万余亿元理财资金,

同时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成为某些年轻人的时尚,不少人成为月光族,甚至依靠透支信用卡来消费,还有的人通过网络借贷享受生活,互联网贷款成为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

不是居民不爱存钱,而是没有钱可存,有点钱也不会存银行拿利息,而是理财取得更高收益。

从严格意义上分析,不是中国人不爱存钱了,而是由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表现。其中,包括居民投资理财的多元化、居民***购房需求的提升、民众理财意识一下子激活等,这些因素还是会加快居民存款增速的下降,但是居民存款增速下降,增速过快或过慢,并非健康的信号。实际上,对于居民存款意识的改变以及居民***购房需求的大幅提升,还是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居民存款增速的变化,而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居民存款增速趋于缓慢,估计还是一种大趋势、大方向

中国人家庭净资产达到50W有多少?

中国人家庭净资产达到50万的人很多。

今年5月份,根据发改委公布的信息显示,中国社会的资产负债表显示,我国社会总资产已经达到了1300万亿元,人均93万元。

另外,即使按照媒体公布的中国房地产总值达到了450万亿元的程度,人均资产也能达到32万元。

2016年我国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家庭户均人口规模是3.1人,可以说每个家庭都是百万富翁家庭都是正常的。

最官方的数据,应当是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公布的2019年中国城镇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城镇家庭中,户均总资产是317.9万元,其中住房拥有率高达96%。所有资产是以住房为主,占比约70%,金融资产约占20%。

城镇居民家庭净资产均值为289.0万元,也就是说差不多人均93万元左右。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率仅为9.1%,是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只有极少数家庭资不抵债。这可能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

至于农村居民,他们的资产情况不好说。因为,农村居民的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这两部分使用价值很难确定,无法进行上市交易

相对而言,2019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21元,普通家庭年入5万元左右。从这一角度说起来,确实一个农村家庭的资产能达到50万元,确实有点难。

总体来看,我国前进的方向是城镇化,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0.6%,相信再过几十年的时间,能达到90%以上的。

综上所述,目前差不多80%以上的家庭能达到净资产超过50万元,达不到50万元的只是一部分偏远地区的农村家庭和城镇的贫困家庭了。

反过来问一句,家庭净资产在50万以下的中国家庭你见过吗?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占比中国家庭财富65%的房产价格,还是中国人的人均收入水平都增长很多,现在净资产在50w以下的中国家庭已经非常非常少了。

首先,中国城市家庭住房拥有率高达96%,户均拥有住房1.5套,据我所知,除了类似鹤岗这样的小城外,绝大部分的城市一套房子价值都在50万以上。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甚至不少西部地区的小县城,50w的家庭净资产其实没有什么讨论的必要。

其次,在农村地区,目前除了极少部分尚未脱贫之外,50万其实也不是一个多大的数字,因为农村人有宅基地、有自留地、有承包地,有自建房,他们的家庭资产价格随着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的推进,会逐步与市场价格接轨,因此50万也不是问题。

第三,至于题主列举的一堆年入数十万甚至数百万上千万的数据,的确也是有的,但是都是凤毛麟角,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其实也没有什么讨论的意义,因为统计部门的数据更接近真实状态,6亿人月均收入1000多的讨论刚刚结束没多久呢。

“中国人家庭净资产达到50W有多少”?

今年年初的时候央行调查统计司曾经发布过一份《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

在此份报告中,调查统计司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3万余户城镇居民家庭开展了***样调查,调查其资产负债情况;

根据此份报告,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总资产均值为317.9万元,户均253.0万元;

但是不要被这份报告所迷惑,一方面这是“平均的”(不少家庭被平均,因为财富中的“***定律”一直是存在的):第二是这是对总资产的统计,其中包含了负债(比如家庭中有套房子价值200万,但是房贷就有140万)。

所以按照14亿人口来算的话,人均净资产约为22.78万元。

但是这只是人均净资产数额,并无法体现到底有多少家庭净资产超过50万元,但是这个数字也并不是没有意义,***设我们国人的财富是完全平均的,也就是说不存在贫富差距之分,那么按照人均净资产22.78万来看,一个2-3口之家其净资产都超过了50万;也就是说,***设每个人的财富都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国家的每个家庭的净资产都能达到50万了。

百万富翁中,中国有440.7万个家庭的净资产高于650万左右的人民币,排名全球第二。

而根据胡润研究院数据得出,中国资产千万(人民币)以上人数只有198万户,仅占人口总数的千分之一。

从以上两个数据来看,尽管统计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差别,难免出现数字不准确的情况,但是我们看到,财富加一个“50万”级,总人数就急剧萎缩,本来650万以上的家庭还有440.7万,而千万级以上的迅速萎缩到不到200万户,这正体现了财富中的***定律。

将我国人口以14亿来计算,这些人中,存款拥有50万人民币以及50万人民币以上的人仅仅只有0.3%,这样我国人口大概只有415.8万人的存款超过50万人民币的。

而存款拥有100万人民币的人数就更加少了,所占比率仅仅只有0.1%,折合成人数大概只有138.3万人。

所以,中国群体里拥有50万存款的人非常少,拥有50万存款的家庭占比也不多。

因为,目前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1、普通老百姓的钱都是用于理财,投资,甚至还房贷、车贷,根本不会去存款;

2、大部分的存款都是用于一个应急,而不是主要投资;

3、存款多的人群集中于老人和真正的富豪;

4、生活压力太大,消费超前,导致了许多年轻人生背负债,而没有存款;

所以,即便看上去很多人赚了很多,但一套房,一辆车,甚至30年的***,就可能让他们的收入化为乌有。

你要知道,世界永远存在“***定律”!

中国有50万存款以上的家庭数量不多,但拥有50万净资产以上的家庭数量还是很多的,目前不论是城镇家庭还是农村家庭,很多家庭的净资产都有可能达到50万以上。

所谓净资产指的是自己可以支配的资产,就是总资产减去负债之后剩下的余额。

这里的资产包括存款,现金,股票,基金,房产,车产,土地,企业股权黄金贵金属等等,简单来说,凡是能变现成钱的都算资产。

把所有资产加起来之后,目前我国净资产达到50万以上的人还是很多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几组数据。

根据《2019胡润财富报告》 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末,大中华区拥有600万净资产以上的富裕家庭数量已经达到494万户,其中大陆拥有600万资产以上的富裕家庭数量是392万户,类似北京上海这种发达城市,拥有600万净资产以上的家庭数量均超过60万户。

另外这份报告还提到截止2018年8月,中国大陆拥有中产家庭数量已经达到3320万户,其中新中产家庭数量达到1000户以上。

而胡润所说的中产阶级家庭的标准是资产达到300万以上,这意味着目前我国至少有3320万户家庭的总资产达到300万以上。

既然300万资产以上的家庭数量已经达到3320万户,那么拥有50万总资产以上的家庭数量就更多了,比如目前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随便一套房的价值都有可能达到50万以上,所以保守估计目前我国真正拥有50万总资产以上的家庭数量至少达到2亿户以上。

理财观念估计在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是不是呢?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理财在未来应该成为全民的一种生活方式,融入生活的各个层面,这应该是大势所趋,如果你现在开始理财,你就走在了很多人的前面。

现在,我国普通百姓的理财意识还不是很强,而理财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也正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广大百姓知道理财、了解理财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

据有关数据统计,截止2018年6月,我国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理财的人数达到1.69亿,也就是说每12人中,就有1个人进行理财,这个数据还是占比很高的。

但也必须看到,之所以说我们的理财刚刚起步,主要是民众对理财的知识了解不多,有的即使理财,也仅仅停留在银行储蓄的层次,对多元化的理财渠道知之甚少。

但不可否认,虽然我们的理财刚刚起步,但很多乐于接受新事物的人,已经在理财中尝到了好处,我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我接触理财的时间也不是很长,但我已经深刻感受到理财带给我生活方式的改变。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也会发现,身边还是有很多人对理财不置可否,甚至不屑一顾,这主要是对理财的错误认识造成的。

有的新闻媒体把理财的风险过度扩大,有的人对新闻媒体的个别报道进行了错误解读,造成了很多人谈理财色变,把理财当成了妖魔、甚至骗局,使得很多人听到理财就绕道走,这是非常不客观的,也是极端错误的。

应该看到,只要是正轨渠道的理财,是能够带给我们不错的收益的。当然,必须承认理财是有风险的,但风险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生。而且,随着银行理财打破刚性兑付,民众的风险意识会进一步提高,到时,大家就会认识到要有收益就一定会有风险的道理。

这就好比做生意,都知道要投入本钱,也会 有一定的风险,但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人想着去做生意创业呢?那是因为大家看到了许多人做生意成功了、赚钱了,也慢慢意识到虽说有风险,但风险并不一意味着一定会亏损的道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国家庭居民投资理财状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国家庭居民投资理财状况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0591hsz.com/post/66832.html

dfnjsfkhak 2024-11-03 19:11 0

回答数 0 浏览数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