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税务筹划怎么防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税务筹划怎么防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如何做好税收筹划、合理降低企业税负?
- 财务人员应如何防范收到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先要看你企业的类型,还有你企业的注册地址、行业等等。简单来说可以从下面几点看看。
一、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开展税务筹划,选择投资地区与行业
二、合理利用企业的组织形式开展税务筹划
三、利用折旧方法开展税务筹划
四、利用存货计价方法开展税务筹划
五、利用收入确认时间的选择开展税务筹划
六、利用费用扣除标准的选择开展税务筹划
企业如果做好了税收筹划,可以缓解企业的纳税负担。企业如果不纳税或者逃避税收的,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如果你情况比较复杂,可以聊聊。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对应的法律条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5条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是指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接受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
根据《最高人民***关于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犯罪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虚开增值税专用***”:
(1)没有货物购销或者没有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而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增值税专用***;
(2)有货物购销或者提供或接受了应税劳务但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数量或者金额不实的增值税专用***;
(3)进行了实际经营活动,但让他人为自己代开增值税专用***。
这里面明确规定了,什么是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的要件,那么规避就应该是从这里面来解决。
1、发生真实交易
2、付款与交易一致
3、***信息一致
实际当中防范收到虚开的***不仅仅是财务的责任。这件事与公司的利益息息相关,需要从上至下的配合。我们首先要了解收到虚开***的原因,再针对这些问题从税收筹划、供应商选择、内控制度、信息化建设的多方面来进行防范。
实际当中我们取得虚开***有善意和非善意的取得。很多公司最后被卷入虚开的风波是因为主动要求虚开,而不是善意取得。
(1) 在某些情况下,公司并非善意取得虚开***,那么这种情况下财务人员的工作不是防范虚开***,而是要让老板意识到虚开的风险,尽力阻止其行为,并积极做好自我保护。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企业无法取得进项***抵扣,或者进行成本的税前扣除,又或者老板有意识要套取资金;企业没有相关资质,无法开票等情形。
(2) 还有一种情况则是善意取得了虚开***。这个时候虽然是“善意”,但也会给公司带来损失,甚至也会将公司卷入相关调查,那么这是财务人员需要与各部门配合,积极进行防范的。
对于两种不同的成因,财务人员需要***取不同的措施。
(1) 对于主动取得虚开***的情形
财务人员除了要做好虚开***风险的宣传,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帮助老板解决税务的问题。通过合理的筹划来降低综合税负,而不是铤而走险接受虚开的***。
***是不是虚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开具的***是否是在真实业务交易的基础上开具的,***的内容是否跟真实交易的内容保持一致。其中包括,交易对手,交易的品名,数量和金额。所有的这些要素,如果有一项不符合就有虚开的嫌疑。
作为财务人员,***是不是虚开,可以重点关注下以下几个方面:
交易前是否签订了真实有效的购销[_a***_]。合同是非常必要的,合同的签订约束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只有签订了购销合同,才能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
在货物交接时,是否有对方的出库单,己方的入库单,是否能跟保管账对得上。这一点不难理解,购进了货物,账面总要发生变化的,税局核查时,也习惯先看库存,就是确定当时的时点数,再根据出入库单进行核对。库存过大或者过下,都容易引起怀疑。
货物的交接转移一般都要通过运输单位的运输,看签订的合同,如果合同约定是到货价,己方承担运费,那就还需要货物的运输合同和运输费用。
最后,看合同约定的资金支付方式,以及己方的银行账户资金是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现在的虚开***,大多都是***是真的,但业务是***的。财务人员通过以上合同流,货物流,资金流的各方面控制,很容易就能发现***是不是虚开。作为具体的工作者,财务人员不能明知故犯,如果是很明显的虚开行为,还是明哲保身吧。我知道的一个小姐姐,老板授意虚开***,她把老板教会了开票,自己辞职走了。
财务工作一不小心,都要成为高危职业了,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税务筹划怎么防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税务筹划怎么防范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