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投资理财的七大现象包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投资理财的七大现象包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最近基金和理财都出现回撤的现象,你是继续持有,还是割肉呢?
- 现在到处都在推荐理财课程推荐基金,这一现象是代表了什么吗?
- 银行理财可直接投资股票,会影响理财安全吗?又怎么影响股市?
最近基金和理财都出现回撤的现象,你是继续持有,还是割肉呢?
基金已经跌到地板价了,目前赎回不明智,所以我坚决持有。由于投资比例已经较高了,鉴于个人风控,也不太想补仓,那就以时间换空间吧,等着基金涨起来的那一天。
至于理财产品,到期了会坚决赎回。本来买这种预计收益4个点左右的理财,目的是为了分散投资,同时能兼顾一下现金流。现在既然不能保本保收益,为了这4个点冒风险太不划算了,与其这样,不如划分一部分资金到股市呢。
综上,我打算30%的资金在基金和股市,其余资金全部存3年或5年定期。这样以来就是,冒风险的资金那就跟随行情上天入地,高风险高收益很公平,存定期的资金拿着稳定的3、4个点,无论何时都是安全的,也很公平。
我选择割肉。
我最开始做的是股票,遇到股票下跌,心里想的是“只要我不抛,亏损的只是数字,抛了,赔的才是钱”,时间长了,才体会到我们听到的贵州茅台,从上市之初至今已翻了上千倍,但是与我无缘,中国石油,从上市之初,见顶50多块,一直以来喋喋不休,不知道有多少散户深套其中。
我在股市中学会了割肉。股市风险太大了,慢慢转到了基金和理财上来。
今年或许是比较艰难的一年,疫情反弹,地缘政治战争,本以为基金,理财相对风险小一些,三个月未过,我的固收类基金吃回了我去年半年多的利润,最大回撤幅度破了该基金的历史,这还是低风险品种呢!
我只是个普通人,不算富裕,我割了,原因就两点∶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二,继续持有,万一深套其中,就没本钱翻身了。
我是选择了继续持有。
第一,我买基金的钱属于家庭里的闲钱,只要家庭没有特殊状况发生,投资基金的钱放个3到5年对我影响都不大。
第二,我还是比较看好我国未来的股市发展,并且我选择的是风险比较大的股票型基金。
第三,我投资的是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一款股票型基金,对这个公司也是蛮有信心的。绝无打广告意思,请各位手下留情勿喷我!!!
现在到处都在推荐理财课程推荐基金,这一现象是代表了什么吗?
这个现象代表了公募基金得到越来越多普通老百姓的关注,是未来重要的理财手段。
举个近期的例子,蚂蚁战略配售基金,单只销售120亿,一共有300万客户参与认购,客单价仅4000元。如果五只基金都募集满,那么就有1000万客户参与了此次公募基金的认购。这个庞大的客户足以说明现在参与理财、参与基金的客户数有多么庞大了。针对这些客户,很多都是不具备理财知识的初学者,相关的理财课程自然应运而生,因为有极大的市场需求。
过往老百姓的钱主要集中在两部分:一是房地产、二是银行理财。现在这两部分都受到了限制:房地产限购、银行理财不保本,要净值化,类似公募基金管理。这样大量的银行理财资金到期以后,要重新投资,如果都是不保本产品,公募基金显然在投资业绩上有优势,所以公募基金是客户后续理财的重点选择对象。
但是公募基金类型较多,不同基金公司、不同基金经理的风格也不同,所以需要有专业的机构进行解读与推荐,让客户买到自己合适的产品,获得较好的理财体验。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关注与交流!
银行理财可直接投资股票,会影响理财安全吗?又怎么影响股市?
哈哈,不要以为理财产品会直接像散户一样买卖股票博取高收益。
一般银行为了追求稳健会运用结构设计做出安全垫的,目前应该不用担心这个。给你打个比方:理财资金用将来的利息投资股票或期权,那本金就基本安全,理财收益就看投资收益的高低了。
至于对股市的影响,目前应该不会太大,理财不是基金,不过将来也许会是基金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希望对股市的长牛发展有所裨益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投资理财的七大现象包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投资理财的七大现象包括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