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财务审计风险识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财务审计风险识别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审计风险包括?
- 审计风险的概括?
- 什么是审计风险?
- 审计风险由哪些要素构成?
- 审计风险的定义是什么?
审计风险包括?
审计风险就是对含有重大不实事项的财务报表产生错误判断的可能性。它不包括审计人员可能误认为财务报表含有重要差错的风险,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往往可以重新考虑或增加审计步骤,这些步骤经常使审计人员得出正确的结论。
审计风险的概括?
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因做出错误审计结论和表达错误审计意见,从而导致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承担法律责任和相应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按风险来源分类为:重大错报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从审计风险管理的角度分类有:可控风险——由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可控制的因素导致的审计风险和不可控风险——由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不能直接加以控制的不确定性因素所引发的审计风险
什么是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即注册会计师作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具有以下特征:(1)审计风险的普遍性。审计风险存在于每次审计和每个审计环节之中。
(2)审计风险的复杂性。这主要是由审计风险成因比较复杂,很多情况下很难分清形成审计风险的原因。
(3)审计风险的可控性。虽然导致审计风险的因素很多,但审计人员可以运用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经验,恰当地预测和正确评估审计风险,并***取相应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使其得到有效的控制。
(4)后果的严重性。审计风险一旦转化为责任,审计人员将不可避免地遭受经济损失。
审计风险由哪些要素构成?
审计风险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个要素构成。
固有风险在不考虑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政策或程序的情况下,其会计报表上某项认定产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它是独立于会计报表审计之外存在的,是注册会计师无法改变其实际水平的一种风险。
固有风险水平取决于会计报表对于业务处理中的错误和舞弊的敏感程度。
业务处理中的错弊引起报表失实的越多,固有风险越大,反之,固有风险越低。
经济业务发生问题的可能性越大,固有风险水平越高;反之则越小。就是说,对于不同的业务,固有风险水平也不同。
审计风险的定义是什么?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
将审计风险定义为:会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而审计风险又由两方面风险构成:一方面是审计人员认为会计报表公允可以接受,但实际上会计报表却存在重大错报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审计人员认为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不能接受,但实际上是公允的风险。
审计风险是在进行审计时,审核师由于自身原因或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发现或遗漏重要审计问题的风险。审计风险由控制风险、鉴别风险和检验风险三个部分构成。
控制风险是指组织体系上的风险,即受到控制风险的控制度影响而遗漏的审计问题。
鉴别风险是指委托方无意隐瞒的审计信息和审核师本身存在的基于不正确企业决策的带来的严重后果的风险。
检验风险是审核师用审计程序收集并评估证据的不足,以及收集证据的质量和适用性的风险。
审计风险的定义是指在进行审计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审计师不能正确地表达意见或不能检测到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误的风险。
这种风险包括控制风险、依赖性风险、检查风险和抽样风险等。
其中控制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不足以有效防范或发现重大错误,依赖性风险是指审计师过分依赖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信息导致未能掌握相关实际情况,检查风险是指审计时未能适当地选择审计程序以发现重大错误,抽样风险是指对样本误判的风险。
审计风险的存在可能导致审计报告的不准确或整体资料不完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财务审计风险识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财务审计风险识别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