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筹划节省资金,税务筹划节省资金方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税务筹划节省资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税务筹划节省资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今年对纳税筹划... 显示全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税务筹划节省资金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税务筹划节省资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今年对纳税筹划重视的企业,利润都增加了,如何度过企业危难期?
  2. 财政扶持与纳税筹划相结合,能助力企业合理节税吗?
  3. 找大智若愚税务筹划大概可以节税多少?节税力度大吗?
  4. 引爆行业涉税风险,医药CSO该如何正确享受税收优惠筹划?

今年对纳税筹划重视的企业利润都增加了,如何度过企业危难期?

涉及纳税筹划的话题太热,一般水平的财经创作者不敢轻易动笔!估计那些专司纳税筹划的专业能人,且具备好口才的人士,口若悬河定能讲得精彩!笔者其实也讲不好,20多年的老财税人是来踢馆的!

笔者一贯口才不好、文笔又差!俗语称“忽悠”的技能就更不擅长了!借此问答,单挑几个精彩的税收筹划真实案例与大家自娱自乐一番!言语不够美妙的地方,还望包涵!

税务筹划节省资金,税务筹划节省资金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纳税筹划的成功案例,身边真不缺乏!建筑安装业、普通贸易业、餐饮***业。。。涉及各行各业,既然写了三个,本文就以这三个行业的经典案例叙叙旧!

1、建筑安装业

S公司是一家2004年成立的建筑安装类企业,从笔者2016年接手以来,对其经济数据了然一心。对历史数据,在不停的折磨中,被动且痛苦的翻阅过N次!2016年以前所得税负均衡的保持在0.7%左右,增值税营业税)实际税负2.7%(一段时期是小规模纳税人)。从这个实际税负可以看出,这个纳税筹划的成绩单已经很靓丽了。记得2016年初见,老板对此津津乐道!

税务筹划节省资金,税务筹划节省资金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打断一下,老板衡量纳税筹划的唯一标准,当期少上税就是成功的!

2018年10月底开始至今,每月开始还账!隔三差五,税局就打电话“某年某月,税票号码X,税金Y,请今天之内到税务局通知单,把税金补缴了”!就这么不断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每月平均补税、滞纳金(竟然没有罚款!)不低于40万元。我作为财务负责人,每天翻阅原始凭证,复印资料。。。真可谓疲于奔命!

老板一筹莫展,到嘴的肉一点一点往外拿,心在滴血!我不太会用华丽的词造,简单说一下失控发票,业内的老师都比较熟悉!

税务筹划节省资金,税务筹划节省资金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餐饮***业

K公司是一家专司餐饮***的普通小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老板是个精明干练的老者,会算账会算计!2018年4月份初有接触,准备接洽财税业务时候认识。他最津津乐道的是某纳税筹划团队怎么厉害!把我这老财税人都说得热血沸腾,可想而知他所述纳税筹划团队的口才有多牛A了!

财政扶持与纳税筹划相结合,能助力企业合理节税吗?

智慧财税服务省心办为您解答:

节税是指纳税人在不违背税法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利用税法中固有的起征点、免征额、减税、免税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税收惩罚等倾斜调控政策,通过对企业筹资投资经营活动的巧妙安排,达到少缴国家税收的目的。这种筹划是纳税筹划的组成部分之一,理论界早已达成共识,国家也从各方面给予扶持。

由于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对税法的能动运用,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策划活动。它要求筹划者要精通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熟悉财务会计制度,更要时刻清楚如何在既定的纳税环境下,组合成能够达到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节约税收成本的目的。省心办建议企业主通过第三方服务机构进行纳税筹划,合理节税。

  • 看看我写的这个关于***补助的,对你是否有帮助?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补助:是指企业从***无偿取得货币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具体包括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等,其中与税收有关的是先征后返、即征即退,不包括增值税出口退税,因为它是***退回的企业垫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并不具有无偿性。

对于企业取得的***补助,要判断是否属于不征税[_a***_]不征税收入:对企业取得的由***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指出:1.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 2.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 3.企业对该资金以及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企业取得的不征税收入,应按照上述规定进行处理。凡未按照上述规定进行管理的,应作为企业应税收入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企业要在上述3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才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还要注意的是,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后,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部门的部分,应计入取得该资金第六年的应税收入总额。即征即退税款是否征收企业所得税?首先,即征即退的税收返还属于财政性资金,但是没有具体的拨付文件;然后,即征即退也没有明确的资金适用管理办法;因此,即征即退是要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特殊: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规定,软件生产企业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所退还的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扩展:***补助征收增值税吗?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中重新明确的,销售额为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删除了“向购买方收取”这一资金来源,意味着企业收到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一定全部来源于客户,***也可以作为购买方之一,这一规定的变化正好和新会计准则中的***补助相一致,因此,***埋单的资金收入也应计征增值税。

财政扶持与纳税筹划相结合,是可以助力企业合理节税的。合理节税司空见惯,许多公司正在***取措施合理节税,包括在西方。这只是为了特定的金钱利益,在这里几乎不可能免费询问具体的选择

同时,正确的节税计划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要有财务顾问来详细了解和制定。

1、对于税务抵扣而言,进项的作用很大

所谓进项,就是本企业向其他企业购进货物开具的***!那它对企业到底意味着什么呢?那就是钱啊!作为一般纳税人,销项减去进项的部分就是所需缴纳税款,因此,多拿进项就可以少缴税从而企业就能降低税负。

2、申报学问多,时间要遵循

企业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税款要缴纳,但都要按时纳税申报。没有应纳税税款的申报就是所谓的零申报,只需走一个简单的程序。但如果办理,税务机关可每次处以2000元的罚款,而长期零申报还可能影响您的征信系统信息,严重可判刑!

3、错不可怕,敢于沟通才能解决问题

国税务规定变化快如风,企业想不出差错实在难,但是出现差错就可能面临处罚,那该怎么办呢?首先财务人员应该承认错误,分析原因,然后将实际原因向税务机关反映。大多数情况下,在日常纳税中的差错都能获得税务机关的谅解,罚款会酌情减少,例如纳税申报、购买***、***核销、***填写等,一次差错罚款2000元以下,基层税务机关在2000元以内有酌情权,所以如果你积极去沟通改正的话罚款是会相应减少的!

4.网上购物有很多好处

中国还对电子商务征收增值税,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电话和计算机网络订单用于经济供求活动,如果不签发书面凭证,则暂时不发放任何标记。因此,税点点认为企业可以放弃传统的商业模式,在网上完成所有订购过程,可以节省印花税

对某些企业确是可以通过对财政补贴的适当筹划,从而合理避税

企业取得符合条件的财政性资金(包括财政补助、补贴、贷款贴息,以及其他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具体可以看一下我的另一篇题为“企业取得财政补贴等资金后,是否要缴税?”的文章),但这部资金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所购资产所形成的折旧、摊销也均不得在税前扣除。但是如果是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企业,从税收筹划角度讲,应该把财政性资金计入收入总额,因为资金用于研发费用不但可以据实扣除,而且依法可再多扣除50%。

研发费用有较广的支出范围,只要企业会计核算健全、实行查账征收并准确归集研发费用,即能享受此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

介绍一下研发费用的范围。

一、人员人工费用。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五险一金,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二、直接投入费用。耗材、仪器、设备维修维护等使用费。

三、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新产品设计费、技术图书设计费、专家咨询费等等,等等。

当然,上述费用必须是专门为研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而发生的,才能享受加计扣除。

另外,对亏损弥补期内的企业来说也可计算筹划,是否将财政性资金计入收入以弥补亏损对企业更有利,毕竟税法还规定五年未用或未用完的又未交回的财政补贴还是要作为应纳税所得额 。所以企业应衡量一番,找一个最佳处理方案。否则过了亏损弥补期、过了财政补贴五年期限,既不能弥补亏损,还要缴税。

找大智若愚税务筹划大概可以节税多少?节税力度大吗?

节税的力度与企业所在行业、企业情况、配合程度、业务等有关。

在大智若愚法税服务机构的节税案例中,节税率从30%到80%都有。比如:企业纳税额在200万,节税最低30%,足足省下60万左右。

税是固定、强制、无偿的,所以的操作建立合法前提下,违背了这个基本准则,那就是偷税漏税,违法犯罪的。

考虑节税力度,首先还是要考虑合法为前提,违背了这个,力度再大也是没有意义的。

引爆行业涉税风险,医药CSO该如何正确享受税收优惠筹划?

77家药企遭财政部门穿透式查账,引爆行业涉税风险,医药CSO该怎么正确享受税收优惠筹划

  近一个月,财政部监督评价局会同国家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司,随机抽取了77户医药企业进行检查,其中包含了恒瑞医药、步长制药、复星医药、华润三九、同仁堂、天士力等多家上市公司。随后紧急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重点核实医药企业费用、成本、收入的真实性及合规性,是否存在空转***、支付回扣、虚设名目等不法行为,对医药企业销售环节开展‘穿透式’监管,延伸检查关联方企业和相关销售、代理广告、咨询等机构,必要时延伸检查医疗机构”。药企销售费用居高不下。其中涉及了多少回扣及虚开,一直饱受世人诟病,最终还是被广大的中国老百姓买单,通过对这些药企查账,剖析药价形成机制,为治理药价虚高以及“看病贵”提供一手资料。

  按照***,此次大范围稽查将在2019年8月份左右出结果,届时会对金额重大和性质严重的企业进行处罚,特别提到主要检查以下项目:1.销售费用列支是否有真实依据,是否存在费用转嫁、支付回扣等情况;2.成本是否真实,是否存在空转***抬高成本的情况;3.收入的真实性,是否存在高开增值税***的情况等。

  现目前国内医药销售[_a1***_]实行两票制、营改增、医药代表备案制...对销售模式影响巨大,如何合规进行销售是中国医药营销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况且在金税三期的大环境下,你所开的每一张***都能溯源,所以CSO受到最多处罚的根本原因就是税和票,现金大额支付、单类费用大量入账必将带来稽查风险。要想减轻企业的税务负担,节约成本,偷税漏税虚开***等不法行为万万不可行,要想让企业有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进行税务筹划。

  据此,我们建议,通过入驻园区,享受国家和地方的各项财政扶持政策,才是能够长期稳妥的节税之道。园区内要求企业是真实业务,所有票据合法合规,依据税收的属地原则,企业缴纳的税收会全部或者部分纳入到注册地的财政收入,当地的园区会对正常纳税的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扶持补贴,不管是有限公司还是个人独资,企业都能享受到优质的税收扶持政策。

  有限公司

  增值税:按地方留存的40%-70%财政扶持奖励;

  企业所得税:按地方留存的40%-70%财政扶持奖励。

  税收扶持周期是企业月申报月扶持

  注册个人独资企业(小规模或一般纳税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税务筹划节省资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税务筹划节省资金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0591hsz.com/post/74257.html

dfnjsfkhak 2024-11-30 13:06 0

回答数 0 浏览数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