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货到付款税务筹划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货到付款税务筹划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代理法人一般给多少钱?
- 一代电商巨头就此没落,你怎么看当当网的“卖身”?
- 家乐福是如何从鼎盛走向衰落的?
书简君认为这不仅仅是钱问题。去做代理法人你要先想好应对风险。
现实社会里,由于各种可说或不可说原因。投资人会找代理人做企业的法人代表以规避某些政策或风险。按照法律规定企业的法人代表在不同的场合要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比如,在代表该企业的场合,其个人签名即导致企业承担责任的后果;如果企业破产并负有个人责任,法人代表会受到将来再办企业时的诸多限制;如果企业在运营期间触犯了有关法律,法人代表的就可能会负相应的责任,甚至人身自由受限制,拒不执行***判决法人代表被拘留的***屡见不鲜;如果公司涉及犯罪,法定代表人会受刑事处分,等等。
所以,书简君还是觉得应该要慎重考虑。
说个早年的故事,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福建莆田出现诈骗公司,被称为“熊猫公司”。做法很简单,路上找个不识字的老乞丐,回来梳妆打扮一番,做好发型,穿上西装。担任法人代表,每天的任务就是端坐在董事长办公室。像熊猫一样供着。幕后操纵的人付30%的预付款去买货,说好货到付款,货在路上,幕后的人就找买家以百分之六七十的价格卖掉了。这个***的方式当时坑了好多人,尤其是东北地区的国企。最后,就算告上法庭,又能把那个乞丐怎么办呢?莆田的口音很特别,据说有段时间,听到莆田口音,生意都不敢做。现在当做一个故事听,可是当时是有当事人跳楼的。
一代电商巨头就此没落,你怎么看当当网的“卖身”?
大家好,我是 @了不得的树先生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
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当当从来就称不上巨头,当当称得上的是电商先驱。至于当当网“卖身”,对于当当网来说应该说是不错的结局。早在2004年,亚马逊就有意并购当当网,但当当网当时坚持自主发展的道路,这其中因素大致有两点:一、当当网当时盈利不错,二、当当网在原本图书电商的基础上,想要扩展成为全品类电商。当年当当拒绝被并购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当年他是垂直电商的翘楚。
而目前之所以要卖,当然是因为当当网当年的理想破灭了,虽然扩充成了全品类电商,但是在流量方面,自己已经是属于末流,盈利更是艰难。在当当身上,我们看不到“京东”当初连连亏损,却仍旧值得投资人投资的东西。所以直到现在海航提出收购,而当当网又无法力挽狂澜,也只能“卖身嫁人”了。与此同时,聚美油品、唯品会、一号店这些也过得相当不好。
谢邀。3月9日,海航集团发公文拟收购当当的消息被传的如火如荼。当当要卖身的消息又一次炒的火热。看来这位垂垂老矣的电商,真的是要卖身嫁人了。
2017年,李国庆在一次***访中说到:公司成长过程中,创业者最重要的特质是专注和坚持,当当17年走下来遇到过很多诱惑和机会,但依然选择在一个足够细分的领域打造一个帝国。可如今,这位一直专注的当当先生,却不得不交出手中权杖,转身以10亿美元贱卖当当。
想当年,北大才子李国庆在美国与俞渝一见钟情,三个月后闪电结婚。1999年,夫妻二人一起创立当当网,也成就了业内著名的夫妻档创业佳话。作为电商界的一哥大佬,李国庆当年是何等风光,怼天怼地怼一切。而如今,从退市,再到被收购,当当俨然成了互联网电商的弃儿。
对于当当而言,很多时候是格局限制了发展。
当当死守图书领域,意欲在这一细分领域打造千亿帝国。这个想法没毛病,但没做好防御就是最大的失误了。后起之秀如京东,进驻图书领域就是最明显的警钟。当然,当当也不是完全没反击。
上市前,当当招股说明书中就披露了要布局百货领域的意愿,而这就直接动了京东的盘子。刘强东的回应十分霸气,当即宣布图书降价20%,针对当当发起价格战。一开始,李国庆也很硬气,甩手就是4000万对电子商品及百货类商品降价。随后,刘强东又大手一挥,斥资8000万跟进,而一旁观战的卓越亚马逊也大手笔1亿跟风降价,马云带领淘宝也来凑了波热闹,发起了年终大促销。
家乐福是如何从鼎盛走向衰落的?
行业有周期,上世纪80年代起步的商超模式,如今走到头了,互联网模式和线***验模式取代。家乐福没走错,他只是老了点。
另外,对于中国其物流体系不适应,在国外其实还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货到付款税务筹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货到付款税务筹划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