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将企业的资金转给股东的情况比比皆是,但是,这样的资金转移合法吗?是否存在税收风险?如果存在税收风险,如何规避?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讨论,如何将企业资金“合理合法”转给股东。
公司赚到钱,要想分给股东,按照我国税法的规定,目前公司分红给个 人,个人需要缴纳所得税20%,也就是说公司要分100万利润给股东,股东实际能拿到手的也就是80万元,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私营企业的交易通过实际控制人的个人账户进行结算,而没有使用企业的对公账户结算的原因(当然这是违规的,属于偷税漏税了,不过现实中只要你有适当的报税,一般税务机关也很少会去深入查询这方面的问题,有点类似于法不责众)。
那么如果企业盈利了,这部分资金要如何才能转到股东的个人账户上,且尽量避免缴纳税费呢?
股东的[_a***_]:股东也可以是公司的职员。那么领一份工资也理所当然,只要税率在20%以下,通过走工资的形式能够省个税。但是需要注意,一旦工资、奖金超过了一定限制(4万)。那么个税税率25%加上所得税扣除25%的结果是19.5%,会接近股息红利所得税率。
所以把自己月薪定在4万左右,是比较合适的。
领取备用金:如果根据公司制度,股东可以有备用金,那么这就是合理的。但是注意,备用金的金额要符合公司规定,后期冲抵的发票必须是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关。不能用家人不相关的开销来冲抵。
直接报销:股东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办公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在实际消费之后,都可以根据公司制度来报销。但如果不符合规定的个人开支,不可用来报销也不可税前扣除。通过这种方式只能解决小部分,你总不能几百万的收入,列支个上百万的费用吧。
资产占用:最常用的是借款。只是既然是借迟早要还。且还会产生其他后续问题。一是资金占用时间过长,则要视同股东分红缴纳个税;二是如果为了避免交税,一个年度内要还款,可能会让股东出现***困难;并且要完全按照合规的流程走,避免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
税收筹划如何成为挽救企业利润的良药?
税收筹划顾名思义就是为企业如何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节省税收出谋划策。要让税收筹划成为挽救企业利润的良药,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培训公司内部的税务人员和财务会计,定期加强学习和培训,第一时间去学习税务总局最新的政策法规,及时了解到新发布的优惠政策,看看这些优惠政策是否可以适用于本企业,以政策为导向,通过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合理节税,提高公司的利润。
税收筹划,字面上我们很好理解,就是跟税收有关,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对这个次比较陌生,甚至会和逃税和非法避税联系起来。
只是因为税收离我们个人较远。并且全民创业也仅仅就是最近几年才逐渐形成的,
税收筹划与非法避税是有本质的区别的,避税是完全不可行的,是需要负法律责任的。
但是税收筹划是以法律为基础,以每年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为导向,来帮助企业或者高收入的个人在税法允许的前提下,来进行节水筹划。把利益最大化,在税法允许的情况下做到享受最轻税负,并不是不纳税和逃税。其实不少的企业也都在尝试去做,但是由于没有专业的人来做,来管理,效果是非常差的。
有人说企业一年300万的利润要缴纳40%税金?如何筹划并再提升100万的企业利润?
根据实际世界银行的数据,2013年我国企业总税率为68.7%,随这两年的增值税税率调整和减税优惠政策,这个比例应该是在下降。
根据2018年已经公开的一些数据,到三季度,税收占GPD的比重大约是36.2%(摘自新浪财经),这个指标也就是常说的宏观税负水平。好消息是,对比其他国家真挺高的,好消息是,对比中国过去已经没有再涨了,未来应该会有下降的可能。
楼主说,300万的利润要交40%的税,这个并不夸张。 那么,到底有没有筹划的办法 ,能提升100万的利润呢?
按照正道,依赖优惠政策,能做到的极致是什么呢?
先利用一些保税区增值税返还的政策,40%地方留存部分按照80%返还,返还比例是32%。300万的利润,按照13%的增值税比例大约40万增值税,能够返还的增值是大概是13万。
再说小微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想办法调整到最低的5%比例,能够节约60万。
其它附加费用大约5万,按照50%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能够节约的是2.5万。
所有这些加起来是75.5万,不够100万。
企业税负率通常有以收入和利润作为分母两种算法。如果以利润作为分母,那么可以站在投资者角度体现利益分配关系。这里所说的40%应该是以利润来进行计算的。但是除了税金以外,我们企业很大的一个成本是“五险一金”,并且社保基数上涨,每年这块成本是持续上升的。因此,要降低企业的负担,提高利润,***的减税和降费是要同步进行的。希望2019年在减税的同时,也对社保这块有所减轻。
企业要提升利润要考虑的是创收和节支。创收自不用说,节支里面也有很多途径。
1. 成本控制。
大企业的成本控制方法相对都比较完善,以商贸企业为例,每天都有团队在分析跟踪销售订单中异常毛利率的情况,对毛利率偏低的情况都会进行重点监控。小企业虽然不具备这样的分析团队,但对于毛利率还是要进行监控的,不是说一个月拉一张表出来看看,毛利率多少就完事了,要仔细分析到团队,分析到货物,这样保证自己的成本不要出现过高的异常情况。
2. 费用控制。
(1) 人工。虽然五险一金的成本高,但是也得交。那么控制好企业人员规模,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就是必须的了。一是要制定人员的KPI, 绩效考评一定要是可控的;二是有合理的薪酬制度,控制薪酬总量,增长幅度以及薪酬的发放方式。
(2) 期间费用。这块如果能有效管理,是可以有一定节省空间的。比如,销售人员的费用,根据地区、渠道、难易程度,要制定相应的预算和预测,然后对实际情况来进行监控,以分析原因。不能简单地认为,钱花得多,最后生意就好,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
(3) 税收筹划。这块内容是一个系统,综合运用效果比较好。总的来说,一是用政策,行业优惠、减免税优惠、加计扣除优惠、小微企业的优惠,能用的都要尽量用上;二是选地方,很多园区都有税收返还,增值税,所得税都有地方留存部分的返还,在公司组织架构变化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地区;三是全局观,每次做一个重大决策的时候,都要考虑今后的税收问题,比如以后要分红吗,还要扩大投资么,不同的决策会有不同的设计,从而导致纳税的不同。
以上个人观点,但有一个综合全面的财务控制,相信利润没有省出100万,也能有个几十万吧。欢迎大家评论补充。
一家企业一年300万利润,要交120万的税金,确实有可能。
毕竟企业所得税最高档是25%,按照300万计算至少75万。
再加上增值税、城建税、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照5%计算,缴纳45万也是很正常的。
如此推算应当一年至少要开具900万元的***,300万元的利润也是比较合理的。
国家将在2019年降***造业等行业的现行税率标准,有16%降低至13%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的税率降至9%,对于6%的缴税档次不变,而且会通过***取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方式,切实降低有关企业的税负。国家未来的目的是将税率三档变两档。2019年的税收抵扣,至少能够减轻企业负担1.7万亿元,真的是降低负担了。
但是降低税负降低的不是所得税,是流通环节的增值税。我们的所得税税率也不是25%,非居民企业和小微企业税率是20%,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是15%。但是想要降低企业的税率,不是那么简单,这一种方法可以排除掉。
500万以上属于一般纳税人,可以进行进项抵扣,可是必须要专用***,一些普通***成本是抵扣不掉的。45万元的增值税及其他综合税,是非常难抵扣的,也不要动脑筋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增加企业的合理成本,降低企业所得税。方法之一就是增大各种职工***费用的支出,或者增加职工工资给职工发奖金、招用更多的职工、女职工按照真实缴费基数缴纳社保公积金,等等增加用工成本的方式。
其实,国家在实施减税降负的时候目的就是想推动社会的就业,如果我们企业盈利过高那么就要缴纳25%的所得税,如果用于扩大生产,用于固定资产的投入,增强生产能力和盈利能力,那么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也是国家希望的。
企业一年300万元的利润,税前利润300万元涉及的企业所得税不足10%,何来40%的税金?从绝对值分析,企业所得税不足30万元,全部税金返还给经营主体,何来提升100万元企业利润?现行税优政策力度和广度这么大,心思不放在经营管理上,尽动歪心思!一万个嫌弃!
企业一年300万元的利润反映的企业信息有限。从经营主体分析,基本所有的组织形式都有可能!从涉及增值税的应税金额看,从年营业收入300万元+到无限大均有可能!根据有限的信息,我们可以从销售比例分析其平均税负!
1、增值税3.5%
根据2018年度公布的主要行业增值税税负分析,除特殊行业,绝大部分行业的增值税实际税负率普遍分布在3.5%左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利润过高税务筹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利润过高税务筹划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