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保本理财同业投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保本理财同业投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非保本浮动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会不会出现巨大的亏损!如果出现,该怎么办?
- 有一百万现金,放在不同的银行并且选择不同的保守型理财产品,这样理财安全吗?
非保本浮动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会不会出现巨大的亏损!如果出现,该怎么办?
有这个可能性,毕竟理财是不保本的,所以需要看自己的投资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资金量的情况的。
理财计划产品类型为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期限一般为30年,风险评级一般为R3(平衡型)及以上的级别,适合购买客户为风险承受能力应该为为A3(平衡型)及以上的客户。如影响您风险承受能力的因素发生变化,请及时告知销售机构并重新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
本理财***不保障本金且不保证理财收益。投资者的本金和收益可能因市场变动而蒙受损失,在最不利情况下,投资者甚至可能损失全部本金。投资者应充分认识投资风险,谨慎投资。
示例:若投资者购买本理财***,理财***本金为1,000,000.00元,在资产组合项下资产全部亏损的最不利情况下,理财***1,000,000.00元元本金将全部损失。
如果出现,该怎么办?
刚刚也说了,***要求,投资者购买理财,风险需要自担,所以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因此,你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需要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朋友们好,这个问题是朋友们都关心的。非常明确的回复:1,有可能出现巨大亏损,但出现亏损的概率可以选择。2,如果出现,风险自担。3,重在预防,合理选择产品,可以有效的分散风险,降低概率。同时银行的理财产品,以大众化中低风险为主,总体上,正规可信。
首先,来分析,不同风险等级,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巨大亏损的概率,也就是可能性:
如上图,这是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分级。不同等级,意味着出现巨大亏损的概率不同
。而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多以pr3以内,也就是中低风险为主。出现巨大亏损的概率相对较低。
例如:
PR1级很低风险理财产品。顾名思义,可以提供本金保障,也可以不提供。这就意味着他,本金与收益,受风险因素影响,出现亏损的概率极低。目前这种产品比较少。
PR2级低风险理财产品。这是银行自营理财产品的主流,也是朋友们经常买到的银行理财产品中,最常见的风险等级。这种理财产品,不保本,浮动收益。但受风险因素影响,出现本金损失的概率小。例如我们常见的货币基金,低风险理财定期等等,到目前为止有口皆碑,不仅本金相对安全,而且预期收益,也相对稳定。
而从PR3级,中风险开始,收益或者收益与本金的不稳定性,开始加大,特别是pr4级,pr5级中高,高风险,有可能随时损失本金甚至造成巨大损失。例如一些股票型基金,杠杆型etf基金等等。但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中,这一类产品较少。
小结:银行的理财产品正规可信,风险分级明确,一定要注意选择适合风险等级的,避免承担,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不必要风险。
其次,投资理财风险自担,但通过预防,可以有效的分散风险。
1,制定总体的理财规划,***用多产品组合,可以有效分散风险,避免一损俱损的情况。这就像,养一只牛,所有的期望都在它身上,风险也在它身上。如果养10只羊,出现巨大损失的可能性就降低了,实现希望的可能性增加。
银行理财亏本在实际运行中可能性非常低,但是理论上有。
银行理财从运营模式和投资方向而言非常安全。其运营模式属于资金池产品模式,可以做到滚动发行、***作用、期限错配,使得资金和资产是多对多的关系,尤其通过期限错配使得短期理财可以不断到期续发,使得后续的投资者不断为前面的投资者接盘承担风险做担保,风险得到了转移。从投向来说,可以参考2018年银行业协会报告,债券等标准化资产占68%、非标资产占17%、同业理财占4%、其他金融衍生品、股权等占10%。可以看出投资足够分散,以稳健的债券为主,其中分为利率债和企业信用债,利率债主要是国债和国开债,违约风险为0,而企业信用债以优质国企债券为主,违约风险也非常非常低。风险较大的就是非标资产,大部分以信托为主,就目前信托不良率为1%的情况下,比银行信贷资产不良率还低,这部分资产亏本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如果发生了亏本情况,按照目前国家规定投资者自行承担损失,银行不能刚性对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银行考虑声誉风险,偷偷摸摸刚兑掉了。然而在打破刚兑、理财产品净值化的背景下,银行会不会让客户承担损失,这个还是最终博弈的结果,无非就是趋利避害。
现在银行的理财产品大部分都是不保本的,这类产品叫做净值型产品。
会不会出现巨大亏损,主要从两个方向判断:
1:看风险等级,如果风险等级是属于R4或者R5,则有可能。
2:看投资方向,如果投资方向中,股票市场,或者股票基金的比例很高,则可能出现巨大亏损。
出现巨大亏损后怎么办?
方案一:赎回,
方案二:等着,回调
方案三:***银行赔偿(如果银行在销售过程中,未明确告知这是高风险的产品,或者有销售违规)
会的,尤其是针对高净值人群推出的高收益银行理财。
所有理财产品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即高风险高收益。有些高收益理财的结构设计相当复杂,例如与金融衍生品挂钩,使用很大的杠杆等。这样,在市场情况好的时候,理财有可能获取高收益;不好的时候,有可能导致本金的[_a***_]亏损。
曾经有过这样的案例,某女士购买某外资银行理财2000万,结果理财到期亏损得本金只剩600万。
不过,在监管的管理下,这类高风险理财是不能对普通群众销售的。此类理财通常***用邀约制,银行只介绍给高净值人士,因此一般人是不知道银行有这样的理财产品的。
由于此类产品覆盖面小,涉及人数少,所以即使出现大额亏损,银行即使有什么补偿措施,外界也无从知晓。所以,我们很少看到国内银行遭到高净值人士的公开投诉。
我是空谷寒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
有一百万现金,放在不同的银行并且选择不同的保守型理财产品,这样理财安全吗?
按照风险分散原则进行投资理财是正确的,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总体上安全性比较高。
如果有100万元,分散到几家商业银行购买理财产品,这种操作就是“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根据资管新规,理财产品是不能宣传保本保息的,也就是说有一定的概率会遭受损失。既然如此,选择分散到几家银行,购买不同的理财产品,就可以避免全军覆没,使得风险在投资者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其实,在目前的投资理财市场,如果投资者***取偏于保守的策略,我倒是建议选择银行存款类产品。
比如,智能存款一年期收益率可以超过5%,创新型现金管理类产品类似活期,收益率达到4%以上等等。选择此类产品的好处在于——它们是受存款保险保护的,50万元以内的本息安全有保障。
银行理财产品是不允许刚性兑付的,不能对客户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风险一概自负。不管选择哪种理财产品,都是有风险存在的。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存款和理财产品各占一定的比率,不管有钱没钱现在没有人一直把钱全部投资理财产品的。
首先,国家规定禁止刚性兑付。早在2018年初,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银监会、***、保监会和外汇局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明确规定金融机构资产管理要打破刚性兑付,实行净值化管理,银行不再兜底。这样银行就不能再销售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了,目前银行理财产品不管风险等级如何,一律为非保本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
其次,银行保守型理财产品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安全。2018年国内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1467个品种,其实出现风险损失导致亏损的有43个,亏损率0.0293%,这说明银行理财产品贵为保守型理财产品,也不是没有风险的,也许很多理财投资者觉得亏损率小的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万一这个几率恰恰降临在自己头上,岂不是中大奖了?
再者,什么理财也不如存款安全,这是不争的事实。不管一个投资理财者多么的富有,手中的资金多么充裕,都不会全部压箱底的一股脑儿投在理财产品方面,多多少少地留一些出来存银行。再说了,现在银行存款产品也是在与时俱进的,增加存款的流动性、靠档计息、提升利率、按月付息等措施无一不是吸引客户增加揽储的方法,一些地方银行年利率达到5%以上的收益,已经超过了银行理财产品,风险还比银行理财要小。
有些人可能觉着本来就是几个保守型理财产品的组合,风险够小了,100万的鸵鸟蛋也放了几个筐子里去了,风险已经分散出去了。但是理财产品已经不保本了,几个理财的组合还不如几个存款的产品组合稳定呢,个人以为大额存单+智能存款+结构性存款更稳固,收益也不低于保守型理财产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保本理财同业投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保本理财同业投资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