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财务风险指标排名怎么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财务风险指标排名怎么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在财务管理中经常用来衡量风险大小的指标有几个?
- 财务报表的负债率超过多少为高风险?
- 风险识别有哪些内容?
- 如何从财务报表中看出公司面临的风险?
在财务管理中经常用来衡量风险大小的指标有几个?
在财务管理中经常用来衡量风险大小的指标有收益率的方差、标准差和标准离差率等。
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反映了收益的不确定性。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风险就是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资产的风险是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其大小可用资产收益率的离散程度来衡量。一般来说,离散程度越大,风险越大。离散程度越小,风险越小。
财务报表的负债率超过多少为高风险?
资产负债率,英文全称De*** to asset ratio,是常见的财务指标之一,简称负债率,从概念上看,资产负债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占企业资产总额的百分比。
那么,资产负债率在怎样的区间较为合适呢?
从作用上看,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上市公司负债水平及风险程度的核心财务指标,计算公式是: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100%
打个比方,比如A上市公司的资产总额是100亿,负债总额是50亿,那么,A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就是:
50÷100X100%=50%
那么,50%的资产负债率是高还是低呢?
通常而言,资产负债率在40%-60%之间较为合适的健康状态,也就是说,50%的资产负债率属于风险相对可控的范围之内,在实践之中。
例如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超过60%属于常见情形,甚至超过100%的资产负债率都并不少见。
需要注意的是——在房地产行业景气度高企的情况之下,资产负债率高意味着有更多资金可以用于拓展经营,经营所得的资金能够HOLD得住负债的利息压力和还债压力,这种情形之下,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并不一定会导致爆雷。
1、环境风险。指由于外部环境意外变化打乱了企业预定的生产经营计划,而产生的经济风险。引起环境风险的因素有: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变化,使企业受到意外的风险损失。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外部环境的要求相违背而受到的制裁风险。
社会文化、道德风俗习惯的改变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阻而导致企业经营困难。
2、市场风险。指市场结构发生意外变化,使企业无法按既定策略完成经营目标而带来的经济风险。导致市场风险的因素主要有:
企业对市场需求预测失误,不能准确地把握消费者偏好的变化。
竞争格局出现新的变化,如新竞争者进入,所引发的企业风险。
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3、技术风险。这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由于遇到技术、商业或者市场等因素的意外变化而导致的创新失败风险。其原因主要有:
技术工艺发生根本性的改进。
如何从财务报表中看出公司面临的风险?
首先看资产负债率,这是衡量企业债务风险最直接的指标,资产负债率越高,债务风险就越高;其次看盈利能力,主要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再者,看现金流量情况,看企业资金链是否安全
财务有三大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1、资产负债表:其中的主要内容看存货反映你的库存产品的多少;看应收帐款反映你的债权有多少;看货币资金反映现有的资金余额;看应付帐款反映你的债务有多少.
2、利润表其中主要内容看主营业务收入反映一定时期销售情况的好坏;看主营业务成本反映一定时期的成本高低情况;看管理费用反映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3、现金流量表:它主要记录了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_a***_]税收等活动的现金流动情况,也就是反映了主营业务的现金收支状况。
利润表上的利润可以通过增减折旧或暂不记坏帐等手段来改变,但要同时修改利润和营运资本项目就没有那么容易。公司宣布破产之前,连续多年净利润为正数,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但该公司的经营现金流总是在破产前的几年里就开始恶化。如果我们十分关注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就可以预测公司的风险。
因此,如果你想分析一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又感到时间紧迫,你可以先看一眼它的经营现金流,因为它比任何其它财务数据更说明问题。
还有财务报表指标:主要看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看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何)、负债率(看公司的经营是否安全),还有上面所说的现金流(看公司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如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财务风险指标排名怎么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财务风险指标排名怎么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