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财务管理流程内控评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财务管理流程内控评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及原则包括哪些?
- 内部控制评审报告由谁出具?
- 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还需要报送吗?
- 内部控制是设计商业银行各项业务各层面的一个复杂系统 为了保证内部控制的质量 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
-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至少应当披露哪些内容?
1.从工作方式看。管理层的内部控制评价是一项自我评价,一般是成立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由风险管理部、财务部、内部审计部等众多职能部门共同开展对本职能领域内的评价工作,会计师的内部控制审计则是独立第三方进行的鉴证工作;
2.从评价的内容看。管理层的内部控制评价一般是全流程的,既有财务报告相关,也有非相关的;内控审计主要是财务报告相关流程的;这是最主要的区别。
3.从评价的深度看。即使是对同一业务流程,从原则上讲,管理层的内部控制自评价的深度和广度都要超过内部控制审计的范畴。举个简单例子,对合同管理这一环节,管理层的内控评价通常包括业务合同文本是否***用公司标准合同文本,如没有,是否有法律部对合同条款进行审核这一控制点,内部控制审计往往会关注合同审批的合规性,但一般不会深入到对合同文本本身的关注。
内部控制评审报告由谁出具?
管理当局。
内部控制评审报告是管理当局依据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标准,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审核评估后,将结果提供给外部信息使用者的报告。
比如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在对其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审后,则可出具报告,向投资者宣布其内部控制不存在重大缺陷或除某些方面外,不存在重大缺陷。
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还需要报送吗?
是的,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仍然需要报送,因为该评价报告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监管机构和投资者了解公司的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同时,报告还可以帮助公司自身识别和纠正内部控制上的问题,提高运营效率和减少业务风险。因此,寿险公司应当积极履行报送责任,以维护市场透明度和稳定性。
内部控制是设计商业银行各项业务各层面的一个复杂系统 为了保证内部控制的质量 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规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全面性。银行的内部控制不是只针对某一方面进行的,而应当渗透到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岗位和人员。不能留有死角和空白,要做到无所不控。
(二)审慎性。内部控制应当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尤其是设立新的机构或开办新的业务,都应当体现“内控优先”的要求。
(三)有效性。内部控制应当具有高度的权威性,真正落到实处,任何人不得拥有不受内部控制约束的权力;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应当得到及时反馈和纠正。
(四)独立性。内部控制的检查、评价部门应当独立于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部门,并有直接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至少应当披露哪些内容?
依据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相关规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应当分别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进行设计,对内部控制评价过程、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zheng改情况、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等相关内容作出披露。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至少应当披露下列内容: (一)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 (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 (三)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 (四)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 (五)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六)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 (七)内部控制缺陷的zheng改情况及重大缺陷拟***取的zheng改措施。 (八)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财务管理流程内控评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财务管理流程内控评价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