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财务管理中股权融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财务管理中股权融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什么是股权融资,股权融资的特点是什么?
- 融资时,如何设计股权才能保证控制权不丢失?
什么是股权融资,股权融资的特点是什么?
股权融资指资金不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借助股票这一载体直接从资金盈余部门流向***部门,资金供给者作为所有者(股东)享有对企业控制权的融资方式。
股权融资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和无负担性的特点,是企业稳定的资本基础。股权融资的特点决定的其用途的广泛性,可以充实企业的运营资金,用于企业的投资活动。
股权融资所得到的资金是永久性的,没有时间的限制,不涉及归还的问题。而对于投资人来说,要想收回资金只能借助流通市场来实现。 股权融资的优点: 企业财务风险较小 股权筹资是企业良好的信誉基础 股权筹资是企业稳定的资本基础 缺点: 容易分散企业的控制权 资本成本负担较重 信息沟通与披露成本较大
融资时,如何设计股权才能保证控制权不丢失?
首先,股权设计一般是需要提早布局规划的,而不是在融资阶段临时抱佛脚调整。
1、投资机构不认可也不会配合
以目前的市场环境和投融双方地位,明显是资方占据优势主导地位的资方市场。作为一般融资企业来讲(个别独角兽企业除外),针对投资机构持股和股东身份作出任何个性化的限制或者设计都是不现实(包括但不限于AB),显然投资机构不会配合。恰恰相反,他们不问你要董事席位、一票否决权或者附加一些业绩承诺对赌、随售权、股权回购条款,企业就已经可以偷偷烧高香了,更别说谈别的。
2、融资阶段调整股权难度大成本高
另一方面,在公司即将启动融资阶段,公司股权的增值溢价趋势明显,此时才想起调整股权,则实施成本和难度都会倍增。一方面,股东们都知道企业融资后股权增值了,动谁的奶酪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另一方面,即使中小股东同意调整,股权调整也面临个人所得税等一系列成本和风险。
1、控制融资轮次和释放的股权比例
就一般项目而言,在IPO前将融资轮次控制在3次以内,最多不超过5次;历次融资释放的股权比例,控制在33%以下最佳,最多释放不得超过40%,以确保实际控制人、创始股东和持股员工在内的创始团队保持控股权比例。
2、不要轻易向投资机构承诺董事席位、一票否决权等特殊权利
在引进机构投资者时,谨慎释放董事席位给投资者,万不得已时可以考虑释放最多两名外部董事席位,前提是需要充分考量评估公司与投资者就公司发展战略层面是否同频。一票否决权这对创始团队的控制权是非常致命的,建议不是万般无奈之下不要放出一票否决权给投资者。
3、做好创始团队内部的股权管理和控制
公司股权设计很关键,尤其对于初创公司,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如果涉及财税方面问题,建议咨询法财达,他们是专门解决企业股权问题的法律咨询公司,团队中不仅有律师,还有专业会计师协同办案,比较靠谱些。
控制权分为51%绝对控制权和34%相对控制权,其实股权和决策权不一定是一对一的关系,有时候有的股东并不需要投票决策权,所以即便很少的股权也能达到控制的目的,比如阿里巴巴的马云,华为的任正非。
1,尽量不要在公司遇到发展瓶颈时做股权融资
对于企业来说,最好的股权融资时机就是公司处于上升期时,而绝非公司陷入困境或遇到发展瓶颈之时。
如果企业处于发展瓶颈期,此时与投资人谈融资,投资人会感到公司现在非常缺钱,在股权问题上容易狮子大开口。这就会使创业者在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也会导致公司付出很高的代价来获得融资。
2,尽可能增加溢价倍数(当下正常的做法)
企业创始人为了不丧失控制权,可以要求溢价融资。一般公司发展处于上升阶段的早期时,溢价可以达到2~3倍。
例如,公司的股价为1元1股,为投资者增发的股价就可以为2元或3元1股,这样,同样是占10%的股份,投资者就需要出2~3倍的钱才可以投资。
在企业快速发展阶段,可以以更高的溢价来进行股权融资,这样可以尽可能地降低创始人的融资成本。
3,实行AB股机制
创业团队为了保证自己对企业的控制权,可以在进行股权融资时实行AB股机制。
AB股机制就是将股份分为A、B两类,给外部投资人的为A类股,这类股实施投票权时可以1股抵1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财务管理中股权融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财务管理中股权融资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