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税务案件调查流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税务案件调查流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在无举报材料的情况下,税务部门有何办法调查企业偷税?
您好,我们是知睿华业,专业财税服务商,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您的问题是:“在无举报材料的情况下,税务部门有何办法调查企业偷税?”,以下是我们的回答。
税务部门调查企业偷税漏税,被举报只是常见方式之一,还有大数据对比、抽查、重点行业等等。
抽查,一些地方病有抽查指标,抽到谁,就查谁;
大数据对比,就是常说的金三系统对比,实时监控,一对比就出来了;
重点行业,某些行业是税务机关关注的重点行业;
只要查账,公司有问题就能找出问题,不要低估他们的专业,对自己公司也不要太自信。
税务企业一般分为三类情况:
第1类:税务局会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定期进行轮翻检查。
第2类:同行举报或者内部人举报。
第3类: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的经营存在异常,比如:
公司员工工资几乎没有变动,或者全是整数,比如3000、4000、5000这种。
员工规模与员工人数不匹配。
公司毛利和税负均长期低于同行。
公司库存存货越来越大,收入不见涨。
公司水电费很高,但是公司的产量却非常低。
公司越做越大,但公司常年亏损。
大数据比对。现在金税三期功能逐渐完善,每个行业的税负税务局都能根据大数据进行分析,如果某公司的税负率明显低于同行业的税负率,那系统会进行预警提示的。
还有就是长期亏损不盈利的企业、享受纳税优惠政策(比如高新技术企业)、出口退税企业、农副产品进项票抵扣企业等等都是税局重点关注对象。
税务局要调查一个企业,除了利用金税三期调取各期的数据进行比对以外,还会通过其他的渠道进行旁敲侧击,比如查库存,查能源消耗等。
税务局要查账,肯定二话不说先去仓库的,确定好了库存,再去查才出入库明细,控制好了企业的进销存明细,企业是否有猫腻,在这一步就能看出来。
如果是销售未确认收入,账面库存必定大于实际库存,少了货到哪儿去了,如果拿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就要查银行流水了。交易总是要收钱的,金额大的话,一般都是用个人银行卡,企业财务人员的,企业法人的,股东的***,估计都不能逃避检查。
如果是生产性企业,除了检查库存以外,还要看能源消耗情况,比如水,电,气等,生产所消耗的能源肯定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如果超了,比如获得的能源发票多了,那么消耗这么多能源到底干了啥了,给个合理的解释,解释不通的,估计还要深入调查。
所以说,购进时带着***进来的,肯定也要带着***出去,不然就要确认无票收入,不确认收入,对应的商品销售成本就不能结转,库存及不能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做到逃税,是不可能的。
税局查企业有时候是因为有人举报,当然更多是内部人或者同行举报,被举报的情况下,税局是必须要查的。
当然,在没有被举报的情况下,税局也会查企业,税局查企业有可能是随机检查,有可能是专项检查,也有可能是上级交办的查案任务,也有可能是协查。
如果企业增值税额与企业毛利不匹配;增值税税负率和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在同地区同行业一直偏低
系统都会识别出来的,进行预警。税局的系统会通过比对企业的收入、成本、利润、库存、资产资本、往期税收数据等来判定企业应纳税额是否异常,也会对企业的用水、用电、用气等情况分析,对企业的[_a***_]情况及企业的规模进行分析,对企业人工与社保相关的数据进行比对等等。通过以上方式,税局发现企业的疑点以后,可能会***取突击调账的方式查企业有没有偷漏税,可能会***用实地核查的方式,看企业的库存是否与账面一致,可能会检查企业的资金流,甚至去查老板个人卡的资金流,看有没有账外经营,虚开***资金回流等情况,资金流的检查最具有杀伤力,很多老板都是因为个人卡资金流出了问题,进去了。
所以,在无举报材料的情况下,税务部门也是有很多办法调查企业偷税的,现在偷税风险太大了,建议企业提前做好纳税规划方案,合理、合规的少交税,而不是暴力偷税,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税务案件调查流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税务案件调查流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