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财务风险评价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财务风险评价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什么是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常用方法是什么?
- 审计中的“特别风险”是什么意思?应该怎样解释?
- 为什么财务杠杆系数大于1就存在经营风险?
- 在财务报表分析中,什么是因素分析法?如何进行分析?
风险评估的定义及常用方法如下: 一、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Risk Asses***ent) 是指,在风险***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二、常用方法: 1、风险
因素分析法 其
一般思路是:
调查风险源→
识别风险转化条件→确定转化条件
是否具备→估计风险发生的后果→风险评价。2、模糊综合评价法 3、
内部控制评价法 内部
控制评价法是指通过对被
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结构的评价而确定审计风险的一种方法。4、
分析性复核法 分析性复核法是
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
主要比率或趋势进行分析,
包括调查
异常变动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
信息的差异,以推测
会计报表是否
存在重要错报或漏报可能性。5、定性风险评价法 定性风险评价法是指那些通过观察、调查与分析,并借助注册会计师的经验、
专业标准和判断等能对审计风险进行定性评估的方法。6、风险率风险评价法 风险率风险评价法是定量风险评价法中的一种。三、任务: 1、确定风险评估的主要任务; 2、识别评估对象面临的各种风险; 3、评估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4、确定
组织承受风险的
能力; 5、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
等级; 6、
推荐风险消减对策。
审计中的“特别风险”是什么意思?应该怎样解释?
含义:(1)对涉及会计估计、收入确认等方面的会计原则存在不同的理解;
(2)所要求的判断可能是主观和复杂的,或需要对未来事项作出***设。
审计中的特别风险是风险评估的一部分,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确定识别的风险哪些是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
日常的、不复杂的、经正规处理的交易不太可能产生特别风险。审计准则第一百零六条指出,特别风险通常与重大的非常规交易和判断事项有关。审计准则准则第一百零七条和第一百零八条进一步说明了非常规交易和判断事项的特征。
非常规交易是指由于金额或性质异常而不经常发生的交易。例如,企业购并、债务重组、重大或有事项等。由于非常规交易具有下列特征,与重大非常规交易相关的特别风险可能导致更高的重大错报风险:
为什么财务杠杆系数大于1就存在经营风险?
因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财务杠杆系数的高低。一般情况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资本收益率对于息税前利润率的弹性就越大,如果息税前利润率升,则***资本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息税前利润率下降,那么***资本利润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从而风险也越大。
如果财务杠杆系数大于1,企业负债加大,财务风险加大以后,会由于负债经营从而使得负债所负担的那一部分财务风险转嫁给经营风险,必然存在经营风险。
财务杠杆系数大于1,并不能推导有经营风险。而是因为任何一个企业进行经营就会存在经营性固定成本,因此会存在经营性风险,没有固定性经营成本的情况不存在,所以任何企业都有经营风险。
在财务报表分析中,什么是因素分析法?如何进行分析?
学过财务管理的朋友应该都很熟悉因素分析法的概念,它是根据财务指标与影响它变化的因素之间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该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理论上,***设F=a×b×c,
那么,
基数F0=a0×b0×c0,(1)
实际数:F1=a1×b1×c1,(2)
实际与基数的差异为F1 - F0 。
然后我们现在用a1替代a0,即a1×b0×c0(3),用(3)-(1)就是a因素变动对F的影响;
接着我们用b1替代b0,即a1×b1×c0(4),用(4)-(3)就是b因素变动对F的影响;
最后我们用c1替代c0,即a1×b1×c1也就是(2),用(2)减(4)就是c因素变动对F的影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财务风险评价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财务风险评价法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