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残联财务的风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残联财务的风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聋哑残疾人,有没有生活补贴?
- 什么是残保金?
没有针对聋哑残疾人的专项补贴救济的
如果该聋哑残疾人是低保户或低保边缘户的话,已经在享受国家的一些***救济了。
语言残疾人是有劳动能力的,可以做些危险系数低、技能含量低的流水线似的工作,毕竟四肢是健全的,如手工编织、家电维修、插花等,残联也有相关的技能培训且通过培训的语言残疾人部分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还是可以得到社会高度认可的。
目前我们国家的财力还是有限的,人多底子薄,不可能所有的残别、所有等级的残疾人都能享受***,现阶段还是尽可能的靠自己。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简称残保金,是为保障残疾***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含个人合作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缴纳的资金。
您好,残保金是由税务征收,残联审核的一项***性资金。全称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虽然是税务征收,但是其并非税,而是一项***性基金。
残保金一般是今年审核上一年度的,比如2021年审核的是2020年的残疾人安置情况,如果没有满足比例安置残疾人就需要缴纳残保金(30人以下的企业免征)。计算公式为:
残保金应缴金额=(上年单位在职员工总数×安置比例-上年单位雇佣残疾***数)×上年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北京市安置比例为1.5%,全国大部分地区安置比例为1.5%,部分地区如四川、河南安置比例为1.6%
根据2019年12月政策:残保金进行分档征收。
安置比例<1%的,按照90%来征收。
1%≤安置比例<1.5%,按照50%征收。
在职员工人数:是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员工,是每个月的人数汇总平均。
年平均工资:包括津贴、加班费、***、奖金等。税前工资,社保包含在内。
其他税收政策优惠包括: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增值税优惠...
- “残保金”全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指为保障残疾***益,由未按照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用人单位)缴纳的资金。
- 注:原2022年的残保金优惠政策“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在职职工人数在30人(含)以下的企业,暂免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已于2022年底执行到期,因此,2023年申报残保金时不再适用这个政策,今年申报残保金时,如果企业的“工商注册登记”时间未满3年,且企业在职职工人数符合“30人(含)以下”的条件,则可以按剩余未满3年的期限享受免征残保金优惠。
- 例:某企业2019年7月在工商注册成立,在职职工总数不足30人,“3年”期限为“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则2023年申报所属期为2022年的残保金时,按照减免应缴费额的6/12计算缴纳,如果企业是2019年之前登记注册成立的,则2023年申报所属期为2022年的残保金时无法享受“30人以下的企业免征残保金”优惠。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简称残保金,是为保障残疾***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含个人合作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缴纳的资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残联财务的风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残联财务的风险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