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财务报销管理风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财务报销管理风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报销费用转个人账户有什么风险?
- 学校报账员有风险吗?
- 公司财务态度极其恶劣,每次去正常报销,搞得好像欠他们钱似的,为什么总喜欢摆架子?
- 财务负责人有哪些风险?
- 工资1万,1/3需要提交发票报销才发,对我有什么影响?
这是正常业务,不会有风险。企业单位在财务核算中,会根据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报销和相应的账务处理。
如果所发生的费用是由单位员工先行垫付的,企业财务部门会根据费用发票和审批单进行报销,将款项转入员工个人账户。
学校报账员不会有任何的风险,前提是你在工作当中千万不要一被他人蒙蔽,不要被权利所压制,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工作底线和原则,符合程序的就去做,不符合程序的,即使是领导还是命令都不可以去做,因为只要你做了追究其责任来,你就是第一责任人
公司财务态度极其恶劣,每次去正常报销,搞得好像欠他们钱似的,为什么总喜欢摆架子?
公司财务态度极其恶劣,每次去正常报销,搞得好像欠他们钱似的,为什么总喜欢摆架子?
这个问题非常普遍,相信职场上每个人都遇到过。板着脸,挖苦人,难通融。为什么会这样?是财务人员素质差吗?肯定不是,那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从财务管理的特点、财务人员的职业特点、财务人员的素质修养几方面来分析,在此基础上,再给些建议。
财务管理部是企业经营的核心部门。他们掌握经营计划,监管收支,管控***。对其他部门,就有了天然的优势。
财务管理的原则性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有半点差池。
天然的对立关系。财务管理部是***管理部门。各部门都要来争***,这就形成了天然的对立面。
在夹缝中开展管理。财务管理部是当家的,但又说了不算,因为上边还有老板。公司里,老板要利润,部门要***,夹在中间,两头都要满足,难平衡,常常是憋气又窝火。
财务管理的上述特点,决定了财务人员的行为特征。
地位强势。他们的工作是以管控***为主,对其他部门人员来说,就有了天然的强势地位。
原则性强。工作中,他们必须严格按照法律和公司制度来执行,长期的磨炼,就造就了原则性强,严谨的典型职业特征。
公司财务负责人的风险如下:公司的税务风险,以及公司高层在开票中的不规范引致的***风险,合同签署中的财务责任,违反法律的合同的法律风险,以及财务负责人对费用***审核不细致造成的报销风险,都是财务负责人的风险。
还有,如果你是继任的财务负责人,一定要和前任财务负责人做好交接,并在就任的第一时间去税务局做财务负责人信息变更,以撇清前任遗留问题对你的法律影响。
工资1万,1/3需要提交***报销才发,对我有什么影响?
应该说这样的要求是不合理的。
发工资还要附带条件,而且附带的条件还有可能给公司、个人都带来一定影响,迷之操作。
一、对个人。在不虚开***的情况下,要想取得3000多元的***,就要对应3000多元的开支,那么这开支是必须的吗?非必须情况下,我为什么要多花个钱,自己当做储蓄,当做投资都可以啊,没有必要为了***花出去购买商品或者服务。像其他人要***报销,这里又存在着其他风险,比如和实际经营情况不符,其实自己开也存在这样的风险,因为肯定是用公司的名头在开,只是没人追查而已,而且月月3000多的***也不是那么好要的。
二、对公司。公司要***无非是为了进行所得税税前列支,达到减少所得税应纳税额的目的。但是这明显是虚列[_a***_]啊,***并不是自己的实际经营支出,拿他做税前扣除凭证就是在刀尖上跳舞。其实我想不通的是,工资1万多可以据实扣除啊,没必要拿***补啊,唯一的解释就是工资按照1万元扣了,然后再扣了3000多的***金额。
所以,如果个人的花费基本上是3000元上下且开***的情况下,对个人影响不大,但是公司的违反嫌疑十分明显,一旦被查处,除了补税、滞纳金外,还有罚款。
很高兴来回答您这个问题。
首先说下,您公司的这种做法是一种不合法的避税行为,今后有可能会被税务机关查处。
至于对您个人可能产生的影响,我大致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如果不考虑专项扣除等因素,通过报销方式您每月大约可以少交了九十元左右的个税。表面看这对您似乎是好事,但从长远看,一是如果您单位今后被税务机关查处,那么您通过报销取得的那部分收入也会被认定为偷逃税款,不仅要补交税款,说不定还会受到连带处罚;二是今后你们在办理某些需要提交个人纳税证明业务的时候,少交了税款对您并不一定是好事。
2.每月给单位提供三千多元的***来报销,您现在可能没感觉,等真的去找***时就会发现:真没那么容易!现在各单位的***都是严格管理,虚开是不可能的,您在超市或者网购的个人消费,就算有***,一般只能如实开具。试想下,您每月拿着一大堆汽油费、化妆品、奶粉、尿布、柴米油盐的***去找财务,他能给您报销吗?如果真的报销了,那你们单位距离被税务机关查处也真的不远了[捂脸][捂脸]
3.如果今后您不幸与单位发生劳资***,那么,单位给您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标准,也就只能是按照单位通过银行给您发放的这部分工资金额来补偿,其他***报销的部分,是不可能认定为工资收入的。这对您来说也是一个潜在的风险吧?
其他影响这里就不说了。总之,建议您还是拒绝单位用这种方式来避税,只有守法经营,企业才会有长远发展,您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大的保证。
以上回答希望能帮到您。
账面看实际只有7000多元在工资表上,这是缴五险一基的基数,社保的基数以及可能是年终奖的基数,所以你应该已经明白了。
1.五险一金基数少了,你个人账户的养老金医疗金也相应减少,尤其是公积金相美每月200多元(按上海7%算),1年相美近3000元。
2.如果年终奖按工资倍数算,很明显***走的部分不在工资表上,也就不用给你发年终奖。
3.申请某个资质,比如上海户口,会考虑员工工资收入是否达到要求,工资隐藏部分不计入考核,因此会受到影响。
4.个人所得税存在逃税风险。10000元工资应该交个税,而7000元扣除抵扣5000,扣除社保公积金,以及各项综合加计扣除,很可能不用交个税。所以相当于逃避税收。
以上是我的分析,供参考,建议尽量与公司谈按实际工资走工资表正常发放。
祝工作愉快。
这种避税的方法比较野蛮,也经不住税务部门查,长期下来对个人也有影响:
一是,个人长期、大量获取***是有一定成本的,并且公司把这部分成本转嫁到个人身上了;
二是,通过***兑现的工资,肯定是不计入你个人收入的,也就是说个人的各项社保、公积金缴费基数是不包含这部分钱的,这个无形中会影响了个人长期收益。
所以说,要我说,这种做法就是自作聪明,损人还不利己,长不了。
我不知道这到底是啥情况,但知道公司做法是避税。至于到底对你有什么影响,我以为这就相当于公司为你每月报销三千多元费用,如果你真的消费这些,***来源合法,应该对你个人没什么影响。但实际上你每月收入超过五千,应该交个税,但因为这三千多进入了公司费用,你就少交了这部分个税。可是如果***来源正规合法,商家的消费税营业税(改增了吧)等等也多交了,究竟影响国家税收多少我也说不清。但觉得如果出事,也是单位承担主要责任。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财务报销管理风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财务报销管理风险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