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财务管理创新创优案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财务管理创新创优案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之蒙牛?
-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这类案例近几年有哪些呢?
蒙牛的危机略有耳闻,这类问题的分析有是套路的。即:高杠杆,或称负债占资本比例高,会带来高的净资产回报率,原因是首先是债务利息可以税前扣除,其次是债务成本一般低于权益。
因此,若单从为股东赚钱的角度,不考虑其他,则运用高杠杆是正确的。但是,实际上高杠杆同样是有高风险的,原因就在于权益和负债这两类资本的法律性质不同,前者是不可偿还的,一旦出资除非清算否则不可收回,因此企业不必承受偿还权益资本的财力压力,但是负债是要偿还的,企业负有按借款(或应付)合同偿还的义务。
由此,当企业为追逐高盈利,而使用高杠杆时,一旦企业出现不测,供应商和银行会尽可能收回债务,企业就面临被申请破产清算的压力,即所谓偿债危机。
蒙牛使用了高杠杆,而此时一个不可预期的行业质量危机出现,供应商和银行担心债权资金受损,纷纷收回款项,结果牛陷入债务泥沼。 企业该使用多大程度上的杠杆,是没有统一答案的,个人的意见是,你要做预测和预案,比如未来三年企业可能面临的最差境况是什么,如果此境况成真,企业保持怎样的财务储备和结构才能能顺利过关,并要考虑这种最差境况出现的可能,这是决定保持怎么样的资本结构的实用套路。
去找上市公司公开的,就找st板块的,比比皆是,找一个好分析的行业,然后按照杜邦分析分析一通,然后该企业历年指标对比,然后与该行业标杆企业对比,然后关注该企业的异常指标,容易产生粉饰利润的地方,如该企业与其他企业对比除了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外没有什么其他的不同,然后就分析他的收入与信用政策以及关联交易,得出推论,一般一个企业财务粉饰会有很多种手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影响净利润的也就那几个指标,找出指标,然后分析导致指标异常的原因即可。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有以下几个手段和案例:
1.提前确认收入
很多公司为了虚增当期的业绩,通常是在业务发生之前或是在还未完全满足收入确认的条件下,就在账上确认为销售收入了。
例如2013年3月7日,华锐风电自曝“家丑”,承认公司2011年财务报告由于会计差错导致虚增营收与净利分别为9.29亿元与1.68亿元,而差错的原因正是公司销售的产品尚未达到合同约定的确认收入条件时记入了销售收入,同时结转了相应的成本。
2.利用关联交易
利用关联方***是最常见的。因为如果客户可以隐瞒关联方信息的话,审计师不容易发现。
早先的案例紫鑫药业,其利用隐瞒上下游企业的关联方关系,通过体内自买自卖炮制了靓丽的业绩,一度成为资本市场追捧的明星股。*ST炎黄,在主业持续不振的情况下,公司为恢复上市竟也祭出了隐瞒关联交易的下策。
3.混淆收益性与资本性支出
登云股份主要从事汽车发动机进排气门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于2014年2月19日登陆中小板,上市第一年就业绩大变脸,2014年净利润暴跌44.98%。
万福生科2011年上市,上市募集资金3.95亿,2012年9月被***立案调查,2013年8月公司控股股东、董事长兼总经理龚永福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违规披露重要信息和伪造金融票证犯罪被刑事拘留。2013年10月***下发处罚决定:责令万福生科改正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罚款。
到此,[_a***_]就是小编对于财务管理创新创优案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财务管理创新创优案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